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出自唐代李適之的《罢相作

译文:辞去相位,让给有才能的贤士,爱酒如命正好开怀畅饮。

注释:避贤:避位让贤,辞去相位给贤者担任。罢相:罢免宰相官职。乐圣:指爱好喝酒。且:尚且,还。衔杯:口含酒杯,指饮酒。

赏析:诗人设遁辞,用隐喻,曲折表达,“乐圣”是双关语,“圣”即圣人,这里兼用两个代称,一是唐人称皇帝为“圣人”,二是沿用曹操的臣僚的隐语,称清酒为“圣人”,诗人把惧奸说成“避贤”,误国说成“乐圣”,反话正说,曲折双关,可见诗人有难言的苦衷。

罢相作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赏析

简析

李适之

李适之(694年-747年),原名昌,祖籍陇西成纪,唐朝宗室、宰相,恒山王李承乾之孙。李适之早年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天宝元年(742年),李适之拜相,担任左相,封清和县公。他与李林甫争权,但却不敌落败,被罢为太子少保,后贬宜春太守。天宝六年(747年),李适之听闻韦坚被杀,畏惧自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