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出自宋代朱熹的《秋月

译文: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的白云、山中的红叶都悠闲自在,这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注释:红尘:佛教徒把人间称为红尘。此泛指人世间。三十:非确数,只是写其远隔人世,写其幽深。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赏析:诗人即景抒怀,“白云”象征任意漂游,“红叶”象征飘逸自得,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真实写照。

秋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简析

赏析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