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际,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选自《太平广记》)
译文
华隆喜欢射箭打猎,他养了一只狗,名字叫“的尾”,每次打猎都带着它跟随自己。后来有一次,华隆到江边,被一条大蛇围绕全身。于是狗将蛇咬死。但华隆浑身僵硬的卧在地上毫无知觉。“的尾”在他周围心神不宁地吼叫,在华隆的家至江边的路上走来走去。家人对这只狗的举止感到奇怪,于是就跟着狗一起来到了江边。看见华隆窒息倒地,将他送回家。两天后才苏醒。在他还没有苏醒之前,狗一直都没有吃饭。从此他十分爱惜这只狗,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注释
华隆:人名。
怪:感到奇怪。
好:喜欢。
委地:倒在地上。
后:后来,以后。
咋(zé):咬。
弋:射。
畜:养。
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将:带,领。
遂:于是,就。
仆:到。
无所知:一点也没知觉。
嗥吠(háo):吼叫。
彷徨:徘徊。
往复路间:在华隆的家至江边的路上走来走去。
因:于是。
闷绝:窒息。
乃:才。
惜:怜。
苏:苏醒。
亲戚:亲人、亲属。
委:倒。
本文“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1、“每将自随”——天天跟着主人 (忠心)
2、“犬遂咋蛇死焉”——当主人被“蛇围绕周身”,狗为了救主人而不惧怕蛇,便将蛇咬死(勇敢)
3、“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在华隆苏醒之前,狗也不吃东西(忠心耿耿)
4﹑“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焦急的通知华隆的家人 (聪明)
此文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华隆对射箭打猎充满热情,而他的狗“的尾”则是他最忠实的伙伴。当华隆遭遇大蛇的威胁时,的尾挺身而出,将蛇咬死,保护了主人。然而,华隆却陷入昏迷,情况危急,的尾通过在家与江边之间徘徊,引导家人找到华隆,具有超乎寻常的机敏和灵性。在主人昏迷的两天里,的尾始终守候在主人身边,表现出不离不弃的忠诚;而华隆苏醒后对的尾的珍视和爱护,也体现了人类对于忠诚和爱的回报。这则故事不仅让人看到了动物与人类之间的深厚情感,也引人反思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