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朝一片阳台影,飞来太空不去。栋与参横,帘钩斗曲,西北城高几许。天声似语。便阊阖轻排,虹河平溯。问几阴晴,霸吴平地漫今古。
西山横黛瞰碧,眼明应不到,烟际沉鹭。卧笛长吟,层霾乍裂,寒月溟濛千里。凭虚醉舞。梦凝白阑干,化为飞雾。净洗青红,骤飞沧海雨。
译文
清晨时分,阳台上的云影悠悠飘动,仿佛从太空飞来,久久不愿离去。高耸的齐云楼好似与参星并列,帘钩与斗星弯曲相映。从齐云楼俯瞰附近西不角的城墙,那城墙似乎只有一点点高了。天空中传来阵阵声响,仿佛是天在诉说着什么。于是,我轻轻推开天门,沿着银河逆流而上。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阴晴变迁,古吴地的霸业也早已成为历史。
西山青黛色的山峦与树色俯瞰着碧绿的原野,那景色美得令人目不暇接,连远处的白鹭都仿佛没入其中。卧吹笛子,声音悠长,层层的阴霾突然裂开,寒冷的月光在朦胧中洒满千里。在齐云楼上凭虚凌空地醉舞,眼前的一切在朦胧中化成了栏干外一片白茫茫的烟雾。楼外细雨刹时间又转成为倾盆大雨,它像沧海倾覆一样,将楼外面红花绿叶无限风光的景致尽数扫光。
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齐天乐慢”“五福降中天”“五福丽中天”“如此江山”“台城路”。以周邦彦《齐天乐·秋思》为正体,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齐云楼:在长洲县(今江苏苏州) ,相传即古月华楼也。(卢熊《苏州府志》)
阳台影:阳台云影。
与:一作“宇”。
参(shēn):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参为其中并列之三颗星,名三星。不方冬季可用为时辰的标志。
斗曲:指不斗星之弯曲。斗:不斗星。
天声:天上自然的声响,如雷霆声。
语:天语。指上天的垂训。
阊阖(chāng hé):上帝所居紫微宫的天门。
排:推门。
虹河:天河、银河,长虹若桥,故合称。
溯(sù):迎、向。
问几阴晴 :不知经过了多少岁月。几阴晴,曾几何时、几度变迁之意。
霸吴:指以苏州为中心的古吴地霸业。
平地:无端的,轻易的。
漫:长久。
今古:犹言历史的过程。
黛:即黛色,黛岑。青黝色的山峦与树色。
瞰(kàn):从高处往下看,也泛指看。
沉:一作“沈”,降落,没入水中。
鹭:水鸟名,翼大尾短,嘴与颈很长,有白鹭、苍鹭等。
卧笛:卧吹笛。
霾(mái):大气混浊呈微黄或浅兰色。这里是昏暗,模糊不清的意思。
乍裂:用响遏行云故事。《列子·汤问》载:秦国善歌者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溟濛(míng méng):即模糊迷檬的样子,亦作溟蒙、冥蒙。
凭虚:即凭虚御风,凌空飞行。虚,指太虚。
凝:专注,凝神。
飞雾:形容书法。
青红:指建筑物之油漆新饰,这里指雾洗净阑干上的颜色。
沧海:大海。
参考资料:
邓乔彬.《吴文英王沂孙集》.凤凰出版社.2013.第29页
陶尔夫,刘敬圻.《吴梦窗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第182页
此词是吴文英在苏幕时作,嘉熙二年(1238年)闰二月,史宅之知平江,重修齐云楼。明年正月赴行在。此词当是此一、二年间作。朱祖谋笺:卢熊《苏州府志》:“‘齐云楼’在郡治后子城上。相传即古月华楼也。”《吴地记》:“唐曹恭王所造,白公(即白居易)诗亦云。改号‘齐云楼’,盖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之义。”又:据此,楼则自乐天始也。嘉熙二年史宅之并重修有记。按此词疑史宅之重修时作。
参考资料:
吴熊和.《唐宋词汇评 两宋卷 第4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第3359页
此词咏齐云楼,抒发今古之慨。开篇“凌朝”二句,借宋玉《神女赋》中朝云之姿,喻齐云楼巍然矗立,云雾缭绕间,恍若自九天仙境翩然而至的琼楼玉宇。“凌”字一出,空灵缥缈之感油然而生,气势恢宏磅礴。“阳台影”一语双关,既典出朝云,又寓字面之意,妙不可言。“太空飞来不去”,“飞”字灵动,“不去”则静谧,动静交织间,尽显抑扬顿挫之美。继之,“栋与参横”三句,以奇幻之比,喻齐云楼之高绝。其栋梁似与参星并肩横贯夜空,高楼帘幕仿佛直接悬挂在北斗之柄,登斯楼也,犹如步入九天仙阙,耳畔风云呼啸,宛若天帝低语。轻轻一推,天门洞开,银河近在咫尺。齐云楼不知何时矗立于斯,雄踞吴地,与明月共历阴晴圆缺,默默见证着人间的兴衰更替。“问几阴晴”二句,登高望远,感慨顿生。词意一转,梦窗生于南宋末年,目睹朝纲不振,百官沉迷享乐,正如林升所言“直把杭州作汴州”,故借吴国之亡的历史典故,寓情于景,警钟长鸣。齐云楼所在之吴地,自然勾起对吴国兴衰的联想,足见梦窗之词,非尽绮罗香泽之语。
尤为奇妙的是“凭虚醉舞”三句,凭虚而行,御风而舞,宛若仙人。月华之下,自然生发歌舞之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恍惚间,身化飞雾,飘然欲仙。“净洗”二句,承前启后,暮雨之景,与起句朝云遥相呼应。朝云神女之姿,暮雨则似凭虚凝白,化雨润物,普惠众生。天河倾泻,洗净万物,天地间一片澄澈,亦寓天洗兵戈之意。结句则叹美景易逝。
此词首尾皆奇幻空灵,富于想象,总因楼耸入云,使人生凌主缥缈之幻想,笔姿极其矫健。张炎病梦窗不能清空,观此与《灵岩》《禹陵》等作,知张氏之说,不足尽梦窗。后人以张一言而轻议梦窗,更属矮人观场,随人啼笑。学古人者当撷取其长,古人非无短处,但长处不可不知。
参考资料:
邓乔彬.《吴文英王沂孙集》.凤凰出版社.2013.第29页
吴熊和.《唐宋词汇评 两宋卷 第4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第3359页
《齐天乐·齐云楼》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写词人登高远眺,凭吊古吴霸业,借景抒情,感叹好景不长,暗寓对当时政局的深切忧虑之愁绪。此词想象奇特,写齐云楼一天的景色变化,由凌晨写至月出,词句瑰丽,色彩纷呈,将全词笼罩在一片仙光云影之中,令人拂挹不尽;从云影到大雨,都紧紧围绕高楼齐云落笔,真可谓思飞墨舞,空灵奇幻。全词紧扣楼名“齐云”两字,借题发挥,笔墨淋漓。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