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国学 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1. 首页
  2. 名句
  3. 韦应物

韦应物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 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出自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出自韦应物《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出自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

  •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出自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送杨氏女》

  •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出自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观田家》

  •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长安遇冯著》

  •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出自韦应物《东郊》

  • 深炉正燃火,空斋共掩扉。

    《永定寺喜辟强夜至》

  •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出自韦应物《夏花明》

  •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秋夜寄邱员外》

  •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出自韦应物《闻雁》

  •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送杨氏女》

  •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观田家》

  • 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幽居》

  •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东郊》

  •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出自韦应物《夏花明》

  • 野泉几处侵应尽,不遇山僧知问谁。

    《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

  •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出自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同褒子秋斋独宿》

  •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调笑令·胡马》

  •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出自韦应物《幽居》

  •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出自韦应物《简卢陟》


  • 1
  • 4
  • 5
  • 6
  • ...
  • 6
名句
  • 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
  •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 夫圣人之言,吾畏之;贤者之规,吾愧之。
  •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 有才苟如此,但恨不勇为。
  • 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 渐困倚、孤眠清熟。
  •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
  • 只余眉样在人间,相逢艰复艰。
  • 疏梦不复远,弱心良易归。
  • 数枝幽艳湿啼红。
  • 不可一日近小人。
  • 蓬莱象天构。
  • 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 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
  •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 内邪不生,外贼不入。
诗文
  • 七夕 唐代 罗隐
  • 登飞来峰 宋代 王安石
  • 曲江二首 唐代 杜甫
  • 从军行·其二 唐代 李白
  • 赏牡丹 唐代 刘禹锡
  • 夏夜 唐代 韩偓
  • 春夜洛城闻笛 唐代 李白
  • 黄河 唐代 罗隐
  •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唐代 刘禹锡
  • 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代 陆游
  • 中年 唐代 郑谷
  •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五代 李煜
  • 烈女操 唐代 孟郊
  • 止酒 魏晋 陶渊明
  •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唐代 杜牧
  •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唐代 韩愈
  • 鹧鸪 唐代 郑谷
  • 池州翠微亭 宋代 岳飞
  •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代 岑参
  • 怨情 唐代 李白
© 2025 万卷国学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