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国学 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1. 首页
  2. 名句
  3. 苏舜钦

苏舜钦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 符移火急蒐卒乘,意谓就戮如缚尸。

    《庆州败》

  •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出自苏舜钦《题花山寺壁》

  •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沧浪亭记》

  • 道无耳准若怪兽,不自愧耻犹生归!

    《庆州败》

  • 其余劓馘放之去,东走矢液皆淋漓。

    《庆州败》

  • 官为承制乳臭儿。

    《庆州败》

  •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过苏州》

  •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出自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出自苏舜钦《夏意》

  •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

    《沧浪静吟》

  • 家在凤皇城阙下,江山何事苦相留。

    《秋怀》

  •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

    《沧浪亭记》

  •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出自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出自苏舜钦《夏意》

  •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沧浪静吟》

  •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水调歌头·沧浪亭》

  •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

  • 一麾发伏雁行出,山下奄截成重围。

    《庆州败》

  • 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沧浪静吟》

  • 国家防塞今有谁?

    《庆州败》

  •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沧浪亭记》

  •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过苏州》

  • 人固动物耳。

    《沧浪亭记》

  •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沧浪亭记》

  •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上寒光流。

    《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

  •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沧浪亭记》

  •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水调歌头·沧浪亭》

  •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沧浪亭怀贯之》

  • 今岁西戎背世盟,直随秋风寇边城。

    《庆州败》

  •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避鱼龙忧。

    《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


  • 1
  • 2
  • 3
名句
  • 夫知亦有之!
  • 潮生潮落夜还晓,物与数会谁能穷?
  • 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
  •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
  • 行投趾于容迹兮,殆不践而获底。
  •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 闭由往汉,开自有晋。
  • 参差间原陆。
  • 楚天阔处数峰青。
  •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 以戾庶正。
  •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 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
  • 久离缺。
  • 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
  • 竹外峰偏曙,藤阴水更凉。
  • 」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
  • 乌帽压吴霜。
  •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 专气一志,万物以存。
诗文
  • 春夜喜雨 唐代 杜甫
  • 题松汀驿 唐代 张祜
  • 古别离 唐代 孟郊
  • 结爱 唐代 孟郊
  • 从军行·其二 唐代 李白
  •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唐代 高适
  • 赠荷花 唐代 李商隐
  • 七夕 唐代 李贺
  •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代 白居易
  • 瑶瑟怨 唐代 温庭筠
  • 南浦别 唐代 白居易
  • 马嵬·其二 唐代 李商隐
  • 山中雪后 清代 郑燮
  • 凉州词三首·其三 唐代 张籍
  • 竹 清代 郑燮
  • 望江南·闲梦远 五代 李煜
  •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唐代 刘长卿
  • 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 唐代 王维
  • 花非花 唐代 白居易
  • 早发白帝城 唐代 李白
© 2025 万卷国学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