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关闭
首页
名句
邹阳
邹阳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
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
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也。
《狱中上梁王书》
故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
出自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
阳乃从狱中上书,曰: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狱中上梁王书》
孝王怒,下阳吏,将杀之。
《狱中上梁王书》
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狱中上梁王书》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底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
《狱中上梁王书》
邹阳从梁孝王游。
《狱中上梁王书》
胜等疾阳,恶之孝王。
《狱中上梁王书》
阳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闲。
《狱中上梁王书》
夫晋文亲其雠,强伯诸侯;齐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
出自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
此二国岂系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浮辞哉?
《狱中上梁王书》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
《狱中上梁王书》
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犬可使呔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
《狱中上梁王书》
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
《狱中上梁王书》
故百里奚乞食于道路,缪公委之以政;甯戚饭牛车下,桓公任之以国。
《狱中上梁王书》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狱中上梁王书》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
《狱中上梁王书》
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狱中上梁王书》
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
《狱中上梁王书》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狱中上梁王书》
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荆轲,而匕首窃发;周文王猎泾渭,载吕尚归,以王天下。
《狱中上梁王书》
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
《狱中上梁王书》
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
《狱中上梁王书》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狱中上梁王书》
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
《狱中上梁王书》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狱中上梁王书》
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狱中上梁王书》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强天下,卒车裂之。
《狱中上梁王书》
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
《狱中上梁王书》
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辞借也。
《狱中上梁王书》
1
2
2
名句
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相思一夜天涯远。
秦王不肯击缻。
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
向尊前、舞袖飘雪,歌响行云止。
复问曰:王之喜怒如何?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主雅客来勤
云山间之,造谒无路。
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
醒而异之,犹谓是贫中之积想也。
南山桂树为君死,云衫浅污红脂花。
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这话霸、只成痴绝。
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诗文
暮秋山行
唐代
岑参
元日
宋代
王安石
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代
陆游
没蕃故人
唐代
张籍
再上湘江
唐代
柳宗元
为有
唐代
李商隐
戏为六绝句
唐代
杜甫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唐代
岑参
西塞山怀古
唐代
刘禹锡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代
岑参
春思
唐代
李白
春晚书山家
唐代
贯休
夏夜
唐代
韩偓
咏史
唐代
李商隐
柳桥晚眺
宋代
陆游
咏露珠
唐代
韦应物
已凉
唐代
韩偓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代
李白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唐代
岑参
叠题乌江亭
宋代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