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关闭
首页
名句
方孝孺
方孝孺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
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
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蚊对》
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
《蚊对》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
《蚊对》
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
《蚊对》
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
《蚊对》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蚊对》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豫让论》
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深虑论》
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蚊对》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
《鹦鹉》
岂其虑之未周欤?
《深虑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
《蚊对》
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豫让论》
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深虑论》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蚊对》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深虑论》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豫让论》
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豫让论》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深虑论》
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
《蚊对》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
《豫让论》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
《豫让论》
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手栗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唯大叫以行。
《越巫》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豫让论》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
《豫让论》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深虑论》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蚊对》
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
《蚊对》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蚊对》
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越巫》
1
2
...
4
名句
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夫圣人之言,吾畏之;贤者之规,吾愧之。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有才苟如此,但恨不勇为。
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渐困倚、孤眠清熟。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
只余眉样在人间,相逢艰复艰。
疏梦不复远,弱心良易归。
数枝幽艳湿啼红。
不可一日近小人。
蓬莱象天构。
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内邪不生,外贼不入。
诗文
七夕
唐代
罗隐
登飞来峰
宋代
王安石
曲江二首
唐代
杜甫
从军行·其二
唐代
李白
赏牡丹
唐代
刘禹锡
夏夜
唐代
韩偓
春夜洛城闻笛
唐代
李白
黄河
唐代
罗隐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唐代
刘禹锡
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代
陆游
中年
唐代
郑谷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五代
李煜
烈女操
唐代
孟郊
止酒
魏晋
陶渊明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唐代
杜牧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唐代
韩愈
鹧鸪
唐代
郑谷
池州翠微亭
宋代
岳飞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代
岑参
怨情
唐代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