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高山杂诗七首

梦寐烟霞卜四邻,眼明今日出红尘。
山中明趣君休问,谷口泉声已可人。

山经地志总难凭,乡社流传太俗生。
前后两高从我改,合教松海作新名。

蚊聚蛙喧杳不闻,已甘麋鹿与同群。
胸中所得知多少?半是青松半白云!

天池一雨洗氛埃,全晋堂堂四望开。
不上朝元峰北顶,真成不到此山来。

世上初无物外缘,人间却有洞中天。
如何长伴王居士,买尽青山不用钱。

白驴前日凤山回,为爱朝元复此来。
却忆广陵刘老子,醉吟应在钓鱼台。

白首同归未省曾,青山独往竟谁能!
莫嫌麋鹿无情识,比似人间少爱憎。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

愁听千家流水声,相思独向月中行。
侵阶暗草秋霜重,遍郭寒山夜月明。
连年客舍唯多病,数亩田园又废耕。
更送乘轺归上国,应怜贡禹未成名。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