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经过昨夜春雨的滋润,垂杨显得格外娇嫩,池塘里春水新涨了许多,但还没有满塘。
傍晚郊原上风吹过的地方,传来阵阵菜花香夹杂着豆花香。
注释
安宁:今云南省安宁县。
即事:就眼前景物(事物)吟咏成诗。
润:滋润。
垂杨:枝条低垂的杨树。
日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参考资料:
王运熙.历代诗歌浅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06
这首诗是作者在云南临安知府任内所作的一首诗,约作于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春天。诗人在春日郊行中即景兴感,看到春天郊野美丽的风光,身心受到滋润和熏染,心情充满愉悦,当即吟成此诗。
参考资料:
清诗观止编委会.清诗观止.上海:学林出版社,2015:162
钱仲联.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近代.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1264
这首诗先写昨夜细雨润物,次写翌晨塘水上涨,再写傍晚春风吹拂,最后写田野充满花香。表现了江南农家田园的秀美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惬意和欣喜。全诗形象灵动,流畅自然,清新雅致,令人陶醉。
“夜来春雨润垂杨,春水新生不满塘。”二句写春雨过后塘边景色。由于夜雨的洗涤,柳条显得格外娇嫩,而池塘的贮水也略有增多,这里的“润”、“生”两字都值得细细咀嚼。春雨初霁,杨柳不但色泽更鲜,而且柳叶也应有所滋长。所以“润”字不但有润色之义,也有滋润之义。把柳条柳叶的质感都写出来了,池塘一冬也应有水,但在枯水季节,这水也给人以萎缩冬眠的感觉。而在春雨之后,池塘水位增高,水色变绿,确乎给人以质变的感觉,又仿佛从一冬的沉睡中醒来,恢复了生机,获得了“新生”。“不满塘”三字,见得春雨时间不长,雨量也不很大。虽“不满塘”,但毕竟使人感到塘水的增高,“正是一年春好处”。如果满塘甚至溢水,须是夏日暴雨后的情景。
“日暮平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二句写春的气息。前二句所写全属视觉愉悦,这两句则全是嗅觉的快感。春日郊原百花盛开,桃李飘香。而诗人偏偏只抉出“菜花香”和“豆花香”来写,很有别趣。读者不难想见,他是身在田野阡陌上,而庄稼地里菜花与豆花的开放,是成畦成片,有时是连绵数里,桃李花没有这样的气派。他这时只嗅到菜花、豆花的清香,应是实感,拈来自好。一个“杂”字写出辨味之细。而在此同时,诗人为农家将有一个好的收成而喜悦,不言而喻。此外,上句的“风过处”三字亦下得好,盖庄稼的花粉和气息是随风传送的,往往在风过的时候,香味最浓,最使人心醉。诗句虽然直接写香,但“菜花”、“豆花”间接也能表现色。司春的女神来了,把黄的菜花、蓝的豆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草花散在路上、散在地上、散在农人的田里,使人感到美不胜收。
参考资料:
钱仲联.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近代.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1264
金丽君、姚晶、吕清.精编古诗讲解新典.山东:明天出版社,1997:396
《安宁道中即事》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先写昨夜细雨润物,次写翌晨塘水上涨,再写傍晚春风吹拂,最后写田野充满花香。全诗形象灵动,流畅自然,清新雅致,表现了江南农家田园的秀美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惬意和欣喜,有静有动、色味俱备,具有令人陶醉的春日气息。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金镜霾六国,亡新乱天经。
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
萧曹安𡸣屼,耿贾摧欃枪。
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
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
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
鲁连善谈笑,季布折公卿。
遥知礼数绝,常恐不合并。
惕想结宵梦,素心久已冥。
顾惭青云器,谬奉玉樽倾。
山阳五百年,绿竹忽再荣。
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
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
秀句满江国,高才掞天庭。
宰邑艰难时,浮云空古城。
居人若薙草,扫地无纤茎。
惠泽及飞走,农夫尽归耕。
广汉水万里,长流玉琴声。
雅颂播吴越,还如泰阶平。
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
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
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
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
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
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
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兮复兮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从经 一作:顺经)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圣贤,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