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扶翘布华之日,而念寒霜负雪之辰,岂不今昔殊观,荣悴致异哉?然而陔悲兰败,邑怆乌伤;桮棬仅存,晨昏怅触。画荻之教,尚忆乎之无;凿楹之书,能传其读若。昊天罔极,白云渺然,何其之嗟,啜其泣矣!洪子稚存,少失乾荫,爰依外家。我生不辰,母氏劳苦,粮无越宿,一瓢之饮兼充;绵定奇温,九月之衣待授。翛翛予尾,夭夭此心。共指南楼,当成宅相;漫云西孰,大得师风。盖惟太夫人茹苦训心,折葼立志,用能染其丹彩,成此铅华。乃沉渊之剑将飞,而衔索之鱼已蠹。迨庚戌稚存第二人及第,而太夫人之即世也,十馀年矣。每忆坏壁萝悬,破窗纸裂,咿唔课读,宛转鸣机。声易凄迷,寡女千丝之泪;光何惨淡,贫家一碗之灯。搀砌蟀以鸣秋,杂水萤而闪夏。麻衣对母,锦字教儿,驰夕如梭,焚膏易尽。邻梦醒而残音未悉,渔讴动而微火犹明。故事流传,平生阅历,此情此景,不能忘也。于是表苦节之贞,志伤心之事。楮毫斯托,栩棘重看。清风入帏,影幢幢其欲焰;寒月在闼,声轧轧其可闻。欲寻前度之黄昏,空惨今番之白日。自比卷施之草,将诵《蓼莪》之诗。此则五鼎之陈,不如负东郭之米也;三驺之驾,不如树北堂之萱也。昔有著誓墓之文,寄清襟于山水;抱守庐之志,动灵感于飞征者。要皆高世之才,不愧终身之慕。君果忘情黻冕,雅意烟萝。习曾子之传,好由也之勇。则梅花百本,江水一湾。营异日之菟裘,傍先人之马鬣。秋坟可唱,野火难明,生寄死归,达哉斯旨!顾我复我,请终依二老之魂;松耶柏耶,且待树十年之木。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曾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两度充会试同考官,擢右赞善,入直上书房,转侍讲侍读,升国子监祭酒。他生性耿直,不趋权贵,但名著公卿间。在上书房时,与皇曾孙相处甚洽,成为莫逆之交,凡得一帖一画,必一起题跋,深受礼遇。后以亲老乞养归里。主讲扬州安定乐仪书院安定、爰山、云间等书院至终,时时注意提拔有才之士。
游仙聚灵族。高会层城阿。
长风万里举。庆云郁嵯峨。
宓妃兴洛浦。王韩起太华。
北徵瑶台女。南要商川娥。
肃肃霄驾动。翩翩翠盖罗。
羽旗栖琼鸾。玉衡吐鸣和。
太容挥高弦。洪崖发清歌。
献酬既已周。轻举乘紫霞。
总辔扶桑枝。濯足汤谷波。
清辉溢天门。垂庆惠皇家。
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 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 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 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 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 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 惟有东风旧相识。
衡阳双峡插天峻,青壁巉巉万余仞。
此中灵秀众所知,草书独有怀素奇。
怀素身长五尺四,嚼汤诵咒吁可畏。
铜瓶锡杖倚闲庭,斑管秋毫多逸意。
或粉壁,或彩笺,蒲葵绢素何相鲜。
忽作风弛如电掣,更点飞花兼散雪。
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
君不见,张芝昔日称独贤;
君不见,近日张旭为老颠。
二公绝艺人所惜,怀素传之得真迹。
峥嵘蹙出海上山,突兀状成湖畔石。
一纵又一横,一欹又一倾。
临江不羡飞帆势,下笔长为骤雨声。
我牧此州喜相识,又见草书多慧力。
怀素怀素不可得,开卷临池转相忆。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图画 一作:写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