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鹳雀楼高高的在飞鸟之上,远离尘世间。
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注释
唐代河中府名胜,因经常有鹳雀栖息,故得名,后被河水冲没。
迥临:高高的在上面。迥:常作远或独自的样子解释,此处应描写高远。
世尘:尘世。
平野:平坦开阔的原野。晁错《言兵事书》: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
断山:陡峭的高山。杜甫《远游》:云长出断山。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写宏伟的鹳雀楼和登楼所见的壮阔景象。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诗人志气凌云,而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高逸的心志。此诗意境壮阔,情致高昂,可说是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上乘之作。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作者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进士擢第后,仕途淹滞,有志不骋,也曾隐游,“拙昧难容世,贫闲别有情”(《天柱隐所重答韦江州》)。他自视清高,志不苟俗,又不甘困顿,有一股冲决樊篱的激情。因而登临赋诗,抒怀励志,瞩目高远,激情迸发。
参考资料: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贺新辉·历代名人咏晋诗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