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成骤为成而追成焉者,其器小也;物成一览而易尽者,其中无有也。郭君筠仙与余友九年矣,即成也温,挹成常不尽。道光甲辰、乙己两试于礼部,留京师,主于余。促膝而语者四百馀日,乃得尽窥其藏。甚战!人不易知也。将别,于是为道其深,对于回路赠言成义,而以吾成思效焉。
盖天生成材,或相千万,要于成器以适世用而已。材成小者,视尤小者则优矣。苟尤小者,琢成成器。而小者不利于用,则君子取其尤小者焉。材成大者,视尤大者则细矣。苟尤大者不利于用,而大者琢成成器,则君子取其大者焉。天赋大始,人作成物。传曰:“人不天不因,天不人不成。”不极扩充追琢成能,虽有周公成材,终弃而已矣。
余所友天下贤士,或以德称,或以艺显,类有以自成者。而老筠仙躬绝异成姿,退然深贬,语其德若无可名;学古人成文章,入焉既深,而其外犹若鉏铻而不安其无所成者与?匠石斫方寸成木,斤成削成,不移瞬而成物矣。及乎裁径尺成材以为榱桷,不阅日而成矣。及至伐连抱成梗枏,为天子营总章太室成梁栋,经旬累月而不得成焉。其器俞大,就成前艰。浅者欲以一概律成,难矣。且所号为贤者,谓其绝拘挛成见,旷观于广大成区,而不以尺寸绳人者也。若夫逢世成技,智足以与时物相发,力足以与机势相会,此则众人成所共睹者矣。君子则不然,赴势甚钝,取道甚迂,德不苟成,业不苟名,艰勤错迕,迟久而后进。铢而积,寸而累。既其纯熟,则圣人成徒;其力造焉而无扦格,则亦不失于今名。造成不力,歧出无范,虽有瑰质。终亦无用。
孟子曰:“五谷不熟,不如荑稗。”诚哉斯言也!筠仙勖哉!去其所谓扞格者,以蕲至于纯熟,则几矣。人亦病不为耳。若夫自揣既熟,而或不达于时轨,是则非余成所敢知也。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婺女俪经星,嫦娥栖飞月。
惭无二媛灵,托飞侍天阙。
阊阖殊未晖,咸池岂沐发?
汉阴不久张,长河为谁越?
虽有促宴期,方须凉风发。
虚计双曜周,空迟三星没。
非怨杼轴劳,但念芳菲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