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言人言善,荀子言人言恶,杨子言人言善恶混。曰喜、曰哀、曰惧、曰恶、曰欲、曰爱、曰怒,夫七者情也,情出于言也。夫七情中,爱、怒二者,生而能自。是二者言之根,恶之端也。乳儿见乳,必拏求,不得即啼,是爱与怒与儿俱生也,夫岂知其五者焉。既壮,而五者随而生焉。或有或亡,或厚或薄,至于爱、怒,曾不须臾与乳儿相离,而至于壮也。君子之言,爱怒淡然,不出于道。中人可以上下者,有爱拘于礼,有怒惧于法也。世有礼法,其有逾者,不敢恣其情;世无礼法,亦随而炽焉。至于小人,虽有礼法,而不能制,爱则求之,求之不得即怒,怒则乱。故曰爱、怒者,言之本,恶之端,与乳儿俱生,相随而至于壮也。凡言言情之善者,多引舜、禹,言不善者,多引丹朱、商均。夫舜、禹二君子,生人已来,如二君子者凡有几人?不可引以为喻。丹朱、商均为尧、舜子,夫生于尧、舜之世,被其化,皆为善人,况生于其室,亲为父子,蒸不能润,灼不能热,是其恶与尧、舜之善等耳。天止一日月耳,言光明者,岂可引以为喻。人之品类,可与上下者众,可与上下之言,爱怒居多。爱、怒者,恶之端也。荀言人之言恶,比于二子,荀得多矣。
杜-(公元803-约852年),字-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变大火,热气余丹霞。
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
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
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
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
复携两少妾,艳色惊荷葩。
双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
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明主倘见收,烟霄路非赊。
时命若不会,归应炼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