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
澄澄水如酒,灼灼花如绣。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
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
春意两相牵,秋水双波溜。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
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译文
四季如春般富贵美好,万物都沉浸在酒意与风情之中。
湖水清澈明净,如同蓝色的绸缎,花朵鲜艳夺目,犹如锦绣一般。
在花丛边,骏马静静地停立着;在柳树外,轻舟悠然地系着缆绳。
湖面上,装饰华丽的船只来来往往;湖岸上,骏马奔驰迅疾。
鸟儿在花影中啼鸣,人儿站在粉墙之头。
春意将两者紧紧相连,秋波在双眼中流转。
金鸭香炉中焚着香,我悠闲地倚靠在小红楼旁。
月亮悄悄升上了柳梢头,我们相约在黄昏之后相见。
注释
澄澄水如蓝:清澈的湖水如同蓼蓝的颜色。
灼灼:鲜明的样子。
柳外:柳树帝、柳树下。
缆:系住。
骅骝骤:骖马往来奔驰。
秋水双波溜:形容双眼象含着一汪秋水似的流动,顾盼。
金鸭鼎:鎏金的鸭形香炉。
此曲用鸟啼花影烘托出一种绰约的意境,“人立粉墙头”一句写两个相恋的人耐不住相思,偷偷传递思念之情。“秋水双波溜”,用一双眼睛把女子的思念之情直白地表达出来。在白天女子看着焚着香的金鸭鼎,闲适地依傍在小红楼上,等待着月亮的升起,因为早已经和心上人约定在黄昏后见面。这首曲色彩明丽,形象鲜明,自然生动,富于美感,通过描绘一对情侣彼此的思念,刻画了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7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
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
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
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
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
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
声如自空落,泻向雨檐前。
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
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
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
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湲。
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
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
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