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芝集序

  广陵吴园次先生,天上谪仙,人间傲吏。一麾出手,为风月之主人;独往名亭,作烟霞之总管。听屧于沧浪亭北,赁庑于临顿桥西。衡门则罗雀双扉,都无杂客;珊管则雕龙百幅,悉付佳郎。于是家擅凤毛,人夸犀角,刘氏则孝绰、孝仪之外,益以孝威;王门则僧虔、僧辨之馀,加之僧孺。人矜五窦,较燕山已获其三;俗艳双丁,笑邺下尚输其一。允矣德门之盛事,洵哉艺苑之美谈。尔其黛管霏花,彩毫烂锦,夙钟慧业,生天原与贝叶为缘;产兆奇征,堕地皆以芝兰作字。当年崔珏,名是鸳鸯;此日魏收,体高蝴蝶。固已青牛帐里,联篇芍药之花;宁徒朱鸟窗前,满箧葡萄之树。若乃囊诉钱空,床嗟金尽。张平子归田以后,陶渊明解组而来。偿井公之博进,负满十千;贷营室之聘钱,逋逾百万。入室有诟租之吏,当轩有戛釜之声。时则闲坐鲤庭,狂呼骥子纸还对劈,携儿登避债之台;韵可分阄,掉臂入忘忧之馆。千杯竞劝,扶一老之颓唐;百韵争飞,沸两亲之哗笑。行间织锦,大有莱衣;怀里探珠,无非陆橘。更或莺迫人啼,花催酒熟;一帆乍返,三径才晴。杜门却轨,跌宕于孺人爱子之间;席地幕天,徜徉于丽日和风之候。藏钩甫罢,爇红蜡以摊书;度曲将终,倚绿篝而隶事。抽五花之宝簟,长幼争梨;掣十样之蛮笺,弟兄夺枣。老子顾之而极乐,若翁见此以逾欢。又若总角迎宾,胜衣揖客。东都有道,云霞意气之交;南国人伦,玉帛衣裳之会。逢孟嘉于末座,识杨修于早年。莫不珠玉为心,蛟螭在手。玉箫始奏,已绣完机女之房;铜钵方赓,便画满旗亭之壁。香词丽制,约近百篇;玉轴牙签,都为一集。命小胥而缮写,托副墨以流传。嗟乎!我辰安在,笑口难开;生世不谐,忧心曷极!棋上有不平之局,酒边多恼懊之歌。寄语尊公,何劳永叹!弄红珠于掌上,舍斯无取乐之方;玩翠羽于堂前,即此是消愁之物。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你喜欢

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
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鳞细粉光鲜,开书乱眼前。
透窗疑漏网,落砚似流泉。
潜穴河图内,吞钩乙字边。
莫言鬐鬣小,食尽白蘋篇。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照,江湖逈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曜难久恃。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照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照,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
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
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幷。
佳人在远遁,妾身单且茕。
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
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赍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
倘终顾盻恩,永副我中情。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行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
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
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
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