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突然间,我解开了像羊头一样弯曲的缆绳,让船只轻快地驶离,就像驾着装饰有熊头图案车轼的马车一样迅速前行。
我扬起船帆,从夏口出发,按照节奏和节拍,向着吴门的方向进发。
船帆高高飘扬,倒映在丹阳城的城郭之上,而赤岸村的枫树则密密麻麻地簇拥在一起。
沿途经过了许多城池,每个地方都有等候的官吏,他们恭敬地迎接,我的官帽上露珠闪烁,显得我是如此尊贵。
注释
熊首轓:熊车。本为公、列侯之乘车。后亦为对地方官员乘车的美称。
扬舲:扬帆。
按节:停挥马鞭。表示徐行或停留。
郭:城郭。
攒:聚,凑集。
候吏:多指驿吏。
露冕:一种便帽。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封太守卸去武职,乘坐州刺史的车辆离开的场景。“忽”字表现了事情发生较快,顿感突然。诗人引经据典,生动而贴切地描述了事情经过,展现出诗人高超的驾奴语言文字的技巧及深厚的文学底蕴;然后继续写实,描绘了封太守出发时的场景,“发”“向”二字简洁明了地抒写了行程的起点及终点,风帆扬起,船只整装待发,一路徐徐向着吴门而去。画面感极强;三联转为写虚,诗人想象友人一路所经之处的风景。风帆片片,与城郭相映,赤岸与红枫相映成趣,白帆、红枫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此联对仗工整,“帆”对“枫”,“映”对“攒”,“丹阳郭”对“赤岸村”,诗人选择的地名也极有特色,并巧妙入对,足见其炼字之功;末联又转为写实,描绘了封太守到达吴门后受到的热烈欢迎。“百城多候吏”,形容各地官员都在这里送别封太守,“露冕一何尊”,则形容封太守的身份高贵,价值非凡。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北方有佳人,端坐鼓鸣琴。
终晨抚管弦,日夕不成音。
忧来结不解,我思存所钦。
君子寻时役,幽妾怀苦心。
初为三载别,于今久滞淫。
昔耶生户牖,庭内自成阴。
翔鸟鸣翠偶,草虫相和吟。
心悲易感激,俯仰泪流衿。
愿托晨风翼,束带侍衣衾。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暑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