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何萧条,边声吹枯桑。浮云终不归,随枯四飞扬。
言登赫连台,万里望西羌。匈奴多种落,纷纷如牛羊。
白骨委蓬蒿,谁知是国殇。向夕闻芦笳,泪沾铁裲裆。
立发而虎视,何当吞八荒。大刀搏白虹,长箭指天狼。
月照戍楼中,不寐空徬徨。男儿有气节,安得思故乡。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今日哭君吾道孤,寝门泪满白髭须。
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
窅窅穷泉埋宝玉,骎骎落景挂桑榆。
夜台暮齿期非远,但问前头相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