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给事山水歌

吴门故人徐给事,一水一山称绝艺。浓豪燥墨随意成,位置非难在神气。

大山积铁青巑岏,小山起伏蛟龙蟠,水有百道喷薄之飞湍。

宛然坐我明星玉女下,五月六月松声寒。荆关笔法自奇古,未数画师扬契丹。

仙家楼台十二阑,饭煮胡麻须可餐。采药何人入少室,读书有客居王官。

我游白下未得去,五更出门雪满鞍。虚空翠黛不复览,一日剪向高堂看。

员外张公尚文采,身住南宫志沧海。李白已死今无诗,卷示老夫增慷慨。

近来好事复持去,梦觉烟霞竟安在。白鹤夜怨清猿悲,山中春老归何时。

写我平生有声画,价君太古无声诗。

贝琼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猜你喜欢

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
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
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
终掉尘中手,潇湘钓漫流。

海水一泓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
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将威望俨。
下有深池列巨舰,晴天雷轰夜电闪。
最高峰头纵远览,龙旗百丈迎风飐。
长城万里此为堑,鲸鹏相摩图一啖。
昂头侧睨视眈眈,伸手欲攫终不敢。
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
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

江蓠生幽渚。微芳不足宣。
被蒙风云会。移居华池边。
发藻玉台下。垂影沧浪渊。
沾润既已渥。结根奥且坚。
四节逝不处。繁华难久鲜。
淑气与时殒。余芳随风捐。
天道有迁易。人理无常全。
男欢智倾愚。女爱衰避妍。
不惜微躯退。但惧苍蝇前。
愿君广末光。照妾薄暮年。

落日出前门,瞻瞩见子度。
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
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勿相侵。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故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不惟人间惜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上寒光流。
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避鱼龙忧。
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触斗牛。
景清境胜反不足,叹息此际无交游。
心魂冷烈晓不寝,勉为此笔传中州。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
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伯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