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自开辟,突作中流柱。静居元气间,苍茫混太宇。
奇秀天所钟,迥立照万古。根深接地轴,永依造物主。
石穴藏蛟龙,山灵势长俯。绮霞几明灭,白涛任吞吐。
逦𨓦乱渔蓑,霏微正烟雨。清若顾凯画,阴晴皆可睹。
祇园绝尘氛,法界自风土。天晓浮图出,梵声杂钟鼓。
老衲饲饥鼋,况复鸟雀聚。慈悲西来心,吾亦本初祖。
顿悟能为诗,三昧超徐庾。探胜尽南北,衰病何闭户。
壮心赋两都,乘流荡双橹。佳人有所思,采芳新林浦。
还期蒋山兴,宁虚梦天姥。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彼凡人之相亲,小离别而怀恋。
况中殇之爱子,乃千秋而不见。
入空室而独倚,对孤帏而切叹。
痛人亡而物在,心何忍而复观。
日晼晚而既没,月代照而舒光。
仰列星以至晨,衣沾露而含霜。
惟逝者之日远,怆伤心而绝肠。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阻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