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今天台阶前的红色芍药,有几朵花要凋落,又有几朵要开放呢?
开放的时候尚不领悟,还想要跟别的花比较谁更美。凋落的时候才知道此身只如幻相。
像这样离悟道还有多远呢?我想要拿着残败的花朵请教高僧。
注释
阶:台阶。
色相:亦作“ 色象 ”。佛教语。指万物的形貌。
《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是一首七言古诗,是有感于芍药花而作。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阶前芍药花开的景象,有的花即将凋谢,有的花则刚刚绽放;中间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芍药花开时,人们往往只关注其美丽的外表,而当其凋落后,才恍然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与虚幻;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求精神解脱的意愿。全诗通过对阶前红芍药的描绘,寓含对生命无常、世事如梦的深刻感悟,表达出诗人淡泊平和的心境,他希望安然无虑地度过一生。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