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本非异,有仙则以灵。形胜匪所则,有贤则以名。
兹山秀磅礴,屹立南海滨。乌利著玄迹,紫姑扬其声。
崇祠敞以搆,于今见先生。倡道明东南,岭峤开人文。
耳目去支离,灵根养元精。可以继往圣,岂与仙幻并。
后学讵何幸,两梦通幽诚。启我以温颜,饮我以淳真。
求之不可见,想像杳仪形。焚香肃再拜,长谢肆造恩。
徘徊不能去,感此多良朋。欲卜此山阿,永言面阳春。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所,焉得久劳师。
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
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
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
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
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
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
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犂。
孰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