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香家住桃花径。算神仙、才堪并。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搓素颈。爱把歌喉当筵逞。遏天边,乱云愁凝。言语似娇莺,一声声堪听。
洞房饮散帘帏静。拥香衾、欢心称。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无限狂心乘酒兴。这欢娱,渐入嘉境。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
译文
秀香的家坐落在开满桃花的小路边。她的才华只有仙子才能比得上。细长明亮的眼睛里好像蕴含着潋滟水波,圆润的颈项如美玉般细腻。她喜欢在华丽的宴席上展示自己的歌喉,那歌声响彻天边,仿佛行云都被她遏制。她的言语轻柔如娇莺啼叫,每一声都那么悦耳动听。
宴会结束后,洞房内的帘帏静悄悄,秀香拥着香气四溢的被褥,满心欢喜。金香炉里的麝香升起袅袅青烟,烛火摇摆,绣着凤凰的帐子里映出红色的影子。趁着酒兴,仿佛有无限狂放的心情。这份欢愉逐渐达到了美妙的境界。然而,即便是这样美好的夜晚,她还在埋怨邻家的鸡鸣,觉得秋夜太过短暂。
注释
昼夜乐:词牌名,又名“真欢乐”,为柳永始创。双调九十八字,前段八句六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
秀香:歌妓名,生平事迹不详。
桃花径:隐指妓者聚集之处所。
算:这里是算来只有之意。
层波:形容眼波流转顾盼多情。
明眸:明亮妩媚的眼睛。
“腻玉”句:形容圆润的颈项如美玉般细腻。腻玉,经反复琢磨与揉搓的玉器。
逞:炫耀。
“遏天边”句:谓歌声响彻云霄,令行云凝滞。形容歌声嘹亮高亢。
帘帏:帘幕。
麝:指麝香。
嘉境:美好的境界。这里指男女欢娱的忘情之境。一作“佳境“,一作“嘉景”。
犹自:尚,尚自。这里是没来由、无端的意思。
不永:不长。
参考资料:
金丽娜 译.乐章集.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27
王星琦 编选.柳永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23-24
这是一首赠妓词。柳永一生不得志,常出入秦楼楚馆,难免有应酬之作。这首词就是他写给一位名叫秀香的歌妓的。其创作时间难以确证。
参考资料:
王星琦 编选.柳永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23-24
这首词的上阕写这位名叫秀香的女子,才貌堪比仙子。“明眸”如“层波细翦”,“素颈”似“腻玉圆搓”。这位女子不但外貌极美,歌喉也非常美妙。歌声响彻云霄,竟令行云凝滞。下阕写洞房中的情景。最后一句“犹自怨邻鸡,道秋离不永”,是在埋怨邻家的报晓鸡,打断了二人的春宵一刻,令人心中难免生积怨。如此写词,难免有人会说柳永轻薄、淫秽。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录此词并注云:“此词丽以淫,不当入选,以东坡尝引用其语,故录之。”东坡(苏轼)所引用的,正是此词中“腻玉圆搓素颈”一句。苏轼在《满庭芳·香叆雕盘》中描写宴席间美丽的歌女时说:“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就连不喜欢柳词的苏轼也原封不动地引用了柳永的这句“腻玉圆搓素颈”,足见柳永这句词,笔法精妙,已经达到了让苏轼欲罢不能的地步。
词的上片写妓人之美艳,歌之动听,尚无可挑剔;下片一路写房帷中事,不稍含蓄,怪不得人们要诟病。柳词中类此者并非仅有。柳永出入秦楼楚馆,难免应酬,因有如此词句。然而,此词亦非一无是处。结二句就有巧思在其中,怨更短而迁怒于邻鸡,大有意趣。它对元散曲家贯云石的《红绣鞋·欢情》似有直接的影响。《红绣鞋·欢情》云:“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其用意与柳词如出一辙。
参考资料:
王星琦 编选.柳永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23-24
《昼夜乐·秀香家住桃花径》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女主人公容貌之美艳,歌声之动听;下片写房帷中事,最后埋怨夜短而迁怒于邻鸡。全词既写出了女子的惊人美貌,也写出了她的动人歌喉,描写淋漓尽致,词藻非常惊艳,既展示出柳永非同寻常的笔力,却也将柳永一生中最受人诟病之处展示了出来。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声 一作:猿鸣)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
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王定国访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时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伫立于黄楼上,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以为陈迹,岿然而叹。故作二诗,一以遗参寥,一以寄定国,且示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云。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余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磨。
不似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胭脂坡。
独将诗句拟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
我时羽服黄楼上,坐见织女初斜河。
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
奈何舍我入尘土,扰扰毛群欺卧驼。
不念空斋老病叟,退食谁与同委蛇。
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
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
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