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城腊月桐叶飞,北风萧萧吹客衣。旅馆狂歌转萧索,故园长望空依微。
吴姬酒醒春还早,那似繁华旧时好。五陵白马尽浮云,甲第朱门共秋草。
怜君十载教温陵,不向青云叹未能。堂下诸生揖胡琼,海内贤豪趋李膺。
往来京国知名久,健笔雄词世稀有。草圣曾惊御史骢,风流每醉将军酒。
他乡生计近何如,桐下萧条杨子居。夜雨长愁旧国柳,秋风忽忆故江鱼。
叹予飘泊红尘里,相识惟君最知己。问我年来只布衣,念我家贫尚如此。
悠悠萍水各东西,也似飞鸿踏雪泥。百年心事难倾写,千里云山又解携。
迢迢金粟清源洞,野鸟山花日迎送。别后清猿夜夜声,知君空有相思梦。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绿树交加山晴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晴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