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闲书有味,吏傲俗不亲。小窗据物俗,扫尽心眼尘。
令尹垂珠玉,敲门唤行春。作意向芳物,吾车曾未巾。
愁阴入病骨,鸠妇声亦嗔。冥冥三日雨,桃李迹已陈。
空馀深枝间,一一青子新。秾芳殿春晚,犹堪慰佳辰。
酴醾晓妆靓,芍药醉脸匀。白萼簪袅袅,风卮倒粼粼。
言当呼短舞,抵掌回双颦。年来得相从,稍觉安沈沦。
岂不挂俗事,察公极清真。眼中醉乡路,风味良独醇。
流光不容玩,尺璧何足珍。漓俗益可厌,愿言勤问津。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1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
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