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四十年来不间断地画竹子,白天挥毫晚上思考。
经过多年创作,画竹时已经没有繁杂的笔墨而能显现竹的清痩风格;画竹到了有独特风格时,创作便已趋于成熟。
注释
挥写:指作诗作画。
冗繁:指作画时多余的笔墨。
瘦:也指删繁就简,去芜存菁,抓住本质,求其神似。
生:指不拘于成局,随意创新的境界。
《题画竹》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以时间跨度凸显诗人对竹这一题材的长期专注与热爱;次句则揭示了艺术创作背后的辛勤与深思;三句是艺术创作中“减法”哲学的体现;末句则蕴含了深刻的艺术哲理。整首诗以画竹为例,道出艺术创作中坚持、思考、精简与创新的重要性,给人以深刻启示。
郑板桥(年693年年年月22日—年766年年月22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山东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出丰宜门一里,海棠大十围者八九十本。花时车马大盛,未尝过也。三月二十六日,大风,明日风少定,则偕金礼部应城、汪孝廉潭、朱上舍祖毂、家弟自谷出城饮而有此作。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难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尤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种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种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