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请熊涤斋先生重赴鹿鸣启

  盖闻地转风轮,九千里之河清可俟;春回蕊榜,六十年之科第难逢。当京兆之秋闱,有中朝之人瑞。譬若长明灯古,偕圣火以齐明;显庆辂存,先龙车而领路也。然考《摭言》于定保,征《杂錄》于文昌,大都虎贲怀人,晨星叹逝。刘叟则麻衣犹着,希羽或白首初来。未有鸣鹿声中,重周花甲;金鳖背上,再领仙班者。惟我涤斋先生,世守一经,门标六阙,蔡谟清流之望,贺循达礼之宗。重云法会,戴会弁以接天颜;道藏蓬莱,弃竹马而窥《鸿宝》。出人五省,经历三台,解组文园,休神家衖。无落地不飞之雏凤,积笏盈床;有乘风欲跨之龙鱼,红霞满口。开尊里第,杨於陵看上下门生;冠冕人伦,夏太初如商周法物。岁逢玉兔,榜发金风,当焚香撤幕之时,正赐宴簪花之日。未见之礼六,非叔向其谁知?升歌之曲三,须穆子之在座。康成孙号小同,支干恰合;绛叟手书亥字,甲子何多!且喜贡举待郎,是通家之子姓;青宫太保,书晚字于名笺。阮秀儒林,丈人峰峻;李琪前辈,金字牌高。月轮之老桂重开,汤饼之残牙更健。惊羡此翁矍铄,皓齿庞眉;愈想当日风流,东涂西抹。黄花香晚,翻同桃李争春;烧尾鱼归,定过龙门欲笑。倘有宫中故妓,还识公无?若看池上红裙,久先某等。伏愿先生蒲轮早降,法酒同倾,细说开元,胜似白头宫女;摩挲铜狄,争看绿发仙人。廷臣之仁庙诗笺,臂绦存否?孙仅之金花帖子,衔押依然。将见乐闻东塔,云见南宫,鹄立银袍,闻杖响而一齐回首:笙吹画烛,劝公醉而三百行觞。他年玉笋班中,谁似先生福寿?明岁琼林会上,再看老子婆娑。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猜你喜欢

孤烟起新丰,候雁出云中。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
折桂衡山北,摘兰沅水东。
兰摘心焉寄,桂折意谁通。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无,对影成三人。
无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无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无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了不知名姓,偶遇长安市。
片语忽相投,欢然结生死。

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试群材。
学如吾子何忧失,命属天公不可猜。
意气未直轻感慨,文章尤忌数悲哀。
男儿独患无名尔,将相谁云有种哉。

悠悠多路岐,相见又别离。
东风催节换,焰焰春阳散。
楚草渐烟绵,江云亦芜漫。
送子恨何穷,故关如梦中。
游人尽还北,旅雁辞南国。
枫树几回青,逐臣归不得。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