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潮惊同梦醒,东来西去数曾经。今时若不分生死,依旧联床夜夜听。

何物儒生动众知,盛筵祖饯北门时。犹虞越礼干阴谴,功布铭旌分别持。

云山终古剩芳名,太守风流自有情。遥指高楼新月上,最难樊榭近居城。

漫愁雨雪湿衣襟,兄墓新成穴乍临。道左为卿通慰藉,携锄添掘水沟深。

木落宵深候,无言独上楼。天空孤月小,窗冷一灯幽。

蟋蟀声中老,蜘蛛网里浮。不知今夜望,几处别离愁。

西河太守称汉室,贤知继踵问民疾。贤家兄弟特过之,竞蜚英声腾茂实。

仲氏视学使豫章,玉策持衡道大光。群季宰治江南北,循吏儒林遥相当。

贤也一麾来出守,立德功言务不朽。初治括苍续金华,清白堂前讴歌久。

农桑自古勒成书,白苏于今式楷模。经济匡时成卓识,文章致用乃真儒。

况夫早岁训髦士,秉铎胶庠率践履。教养人材天下奇,诚意正心学如此。

鲰生新从东浙来,遗爱甘棠勿剪裁。传说近年作吏隐,部民去思每低徊。

不图谒见苕溪上,风雪为介神为王。阳春成集本词宗,大树论功徵宽量。

愧我生无太白才,何幸身登韩子阶。常获纵谈陪文宴,非慕高致快含杯。

既荷题图辱奖评,复承赠句谬相与。渊渊沧海矜尺波,浩浩雷门特步鼓。

当风披诵不自安,昭垂法戒理或然。会须佩韦慎不害,相见端州使君贤。

予生九战浙秋闱,供应烦卿想入非。前度忽萌偕隐愿,慰情无复到慈帏。

昨夜失东隅,所守在桑榆。况复江海防,往来历通衢。

卓哉谢氏子,曹江咸弃繻。今日运糇食,明日出车徒。

村近不捉船,含枚疾驰驱。同是梓里人,甘苦尝饴荼。

昨闻红旗报,奏凯贺鉴湖。安得常胜去,东浙复须臾。

一郡八县令,东望相招呼。呼兵寓于农,引领全我躯。

两仪分乾坤,阴阳至理存。生而为夫妇,肇始重人伦。

常变不逾节,死生安足论。所以性天在,海陬协平均。

为妇全其节,为女孝于亲。捐躯临患难,就义得归真。

我长苕霅间,趋庭时有闻。阐幽扬毅魄,发显表贞魂。

烽火十数载,姓氏忽焉泯。太岁在癸酉,招我有白云。

片片起古洞,道义为之根。善哉顺地道,雅与德为邻。

惜历红羊劫,名半萎灰尘。父母斯土者,臭味幸同群。

遗轶承残简,耆老徵献文。隋宋迄今日,千百会纷纭。

曰贞烈节孝,大书列四门。仅以贤寿著,未敢与明禋。

我作姓氏考,体例藉披陈。次年一阳至,享祀升苾芬。

刲羊中堂屋,神兮降悽焄。父老乐皞皞,妇孺话欣欣。

仪成礼未毕,有客情致殷。叹自兵乱后,大义多沈湮。

夫妇之道苦,阴霾阳不振。或以中道绝,或以末路分。

志气浸浇薄,非皆由贱贫。廉耻丧习惯,非皆忘旧恩。

怛然闻斯语,使我额蹙频。秉彝好懿德,善良今其熏。

敬为叙此意,敢告未亡人。

苕溪南绕城一曲,注为碧湖众流蓄。许我重游两度春,爱泛此湖日不足。

何幸客自西湖来,品题名胜此邦熟。杖履追随不自由,从游饱恣平生福。

兴高放棹湖之心,纳凉时节刚三伏。酒尊开时湖面宽,十里镜平豁双目。

层峦滴翠快当窗,远塔临流涌浮玉。南度薰风阵阵和,吹皱波纹净雾縠。

酒阑得句兴更豪,卧影空中漾众绿。无何红日射西岩,金盖道场峰奇卓。

巢云争出俟归云,崖上无心自相逐。相与眺望岘山头,世界清凉非我独。

有亭翼然洼尊洼,呼吸湖光神往复。古来多少贤达才,饮者留名良不俗。

妙墨雅推颜鲁公,爱山艳说苏玉局。不愁中热心镇瓜,恍入广寒尘去斛。

高歌远答打鱼舟,唱破琉璃图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