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遣馗翁作鬼雄,形容彷佛记唐宫。山林川泽今无此,转忆先生铸鼎功。

古云孝悌至,可与神明通。其深入厚地,其高亘苍穹。

上广圣之治,下变时之雍。流观孝子传,乃见古人风。

保定地清远,形胜当要冲。天民有苗裔,良知自孩童。

氏续并明彊,道继勾漏洪。温其玉出璞,烂兮金在镕。

岂惟竭其力,亦复殚其恭。堂前荆树紫,阶下萱花红。

身无千钟禄,心有一寸彤。板舆快秋爽,菜服明春浓。

常存怀橘念,每感断机功。覆杯戒前日,温席当严冬。

但知子力尽,孰计时运终。王纲一解纽,四海皆兴戎。

无城不兵甲,无地不燧烽。南方乱豺虎,中泽飞雁鸿。

堪舆岂不大,仓卒难为容。他山号明府,拔地多奇峰。

避难屡跻险,充饥晅致供。俄然大风作,出自空谷中。

其行若有隧,其孽为召凶。亟思逃匿地,庶保圣善躬。

朅来众黔首,过半摧霜锋。生还访故里,旧业无遗踪。

所恃靡毫发,惟孝持心胸。神忽凭妪体,言犹在人聪。

汝能笃以孝,吾斯启其衷。匪为一时幸,永俾后裔隆。

易水流汤汤,金台屹崇崇。岂无慷慨士,亦有文章公。

皆言葛孝子,不愧江次翁。官将立华表,人岂弃黄钟。

绣衣行荐鹗,彩笔竞雕虫。为亲捧儒檄,讲道居黉宫。

遂令燕赵俗,直与邹鲁同。忽罹陟屺戚,已从若堂封。

哀伤动桑梓,悲惨连楸松。诵诗后蓼莪,读礼先檀弓。

深戚养之薄,殊胜祭者丰。端因事迹美,益见传语工。

圣世惇孝悌,淳风迈义农。车书涀文轨,声教渐西东。

孝子复有子,承宗亦兴宗。梧冈孤凤鸣,柏府一马骢。

移悌为长顺,移孝为君忠。垂名照青史,应瑞踰黄琮。

我歌孝子诗,锡类期无穷。

谁写鹅毛菊,垐开或半开。露华如许湿,都向墨池来。

朋友死无归,殡之谅非艰。能于贤者施,大胜独与鳏。

贤者亦有子,兵乱不得还。乱定子方至,临穴出涕潸。

报德斯以德,不在父字间。文字苟不泯,世教诚相关。

道山郁嵯峨,苕水流潺湲。相去数千里,可望不可攀。

一朝函骨返,无复莱衣班。子固有戚容,人亦皆欢颜。

民胞物与意,砭订愚以顽。呜呼子深氏,义重踰丘山。

芳草纤纤,游丝冉冉,可爱地晴江碧。冉事浮云,人生大梦,岐路谩悲南北。

漉酒春朝,步蟾秋夜,却忆旧时巾舄。问故园、何日归欤,松菊已非畴昔。

谁似我、十亩柔桑,千头佳橘,饱有绿阴朱实。溉釜烹鱼,饭疏饮水,胜咀绛霞琼液。

鸟倦知还,水流不竞,乔木且容休息。喜闲来、事事从容,睡觉半窗晴日。

观水必观澜,听潮每听音。乃于无声处,见此天地心。

方其潮未上,大江一蹄涔。将耳欲听之,寥寥杳难寻。

及夫潮既落,汹涌成消沉。又复以耳听,默默真如瘖。

惟于初至时,辟阖阳与阴。吹地殷鼙鼓,从风鉴铁金。

之子于此轩,危坐正其襟。悟兹寂感理,阅尽古与今。

已无言语述,况著丹青临。我听不以耳,孰知听逾深。

拟将布声意,写入无弦琴。

重重绿叶障林肥,点点黄花入麦稀。绝似辋川图画里,水田时有鹭鹚飞。

开轩正在西湖上,双鹤偶来能守扉。复陂似托两黄鹄,过我疑多一羽衣。

秪道在阴其子和,宁知去郭昔人非。仙家楼子曾相近,好伴孤云自在飞。

午窗风暖唾茸香,无语停斜倚绣床。意懒不缘闻喙木,情伤端为剌鸳鸯。

絮毬滚处从圆碎,綵缕抛时任短良。唤起一春心上事,数声莺语隔垂杨。

腊前有雪宜三白,笑倒田翁手齐拍。去年天气不多寒,盈寸犹难况盈尺。

嗟予亦是田舍翁,敢以玉山高两峰。二贤珠玉在我侧,绿发青瞳颧颊红。

久交共喜情怀尽,意行不觉吴山近。松间小径纵萦迂,竹杖芒鞋须一进。

山前相府何潭潭,山中道院邻禅庵。兴来偶到故人宅,出果行酒方交谈。

岁如何兮岁云暮,白首重来乩前度。湖山倒浸水晶奁,玉树琼林归措顾。

山阳先生坐高堂,挺然特立逾脩篁。谁怜衰翁方避俗,寒窗痴坐如绳僵。

失喜一时观二妙,剡曲回舟岂同调。明朝呵笔和新诗,檐有梅花须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