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堂中千个佛,眼底诸君皆髣髴。旁边突立千佛岩,绀朱剥落千年物。

寒风十月枯青嶂,短尾饥猴跳枝上。毗卢帽子茶褐衫,道是堂头老和尚。

何云贱胜贵,贱死悲易止。何云顽胜智,顽者多寿死。

暗女与妍天,相去不盈起。欲得截忧愁,先须断欢喜。

行年三十馀,稍稍窥兹理。视官如舍邮,等子于衣履。

舍邮非不住,断不悲移徙。衣履非不著,无心计华侈。

深谷既悭缘,闹途且停趾。出世我不能,免作劳薪尔。

寤寐高斋柳,穷阴到亦多。云齐千亩稻,雪捲四时波。

竹里垆烟出,花间艇子过。醉来即高枕,梦境也清和。

江南柳絮已纷飞。河北垂杨未折枝。一种青娥娇眼女,南家嫁早北家迟。

湿云涨山雨不止,一酣三日葡萄底。天公困雨如困酲,醉人渴饮似渴水。

东市典书西典几,团糟堆曲作城垒。明知无雨亦不行,权将雨作题目尔。

仆夫安眠马束尾,大瓮小瓮来日起。

  庐山之面,在南康。数十里皆壁。水从壁罅出,万仞直落,势不得不森竖跃舞,故飞瀑多而开先为绝胜。登望楼,见飞瀑这半,不甚畅。沿崖而折,得青玉峡。峡苍碧立,汇为潭。巨石当其下,横偃侧布,瀑水掠潭行,与石遇,啮而斗,不胜,久乃敛狂斜趋,侵其趾而去。游人坐石上,潭色浸肤,扑面皆冷翠。

  良久月上,枕涧声而卧。一客以文相质,余曰:“试扣诸泉。”又问,余曰:“试扣诸涧。”客以为戏。余告之曰:“夫文以蓄人,以气出者也。今夫泉,渊然黛,泓然静者,其蓄也。及其触石而行,则虹飞龙矫,曳而为练,汇而为轮;络而为绅,激而为霆;故夫水之变,至于幻怪翕息,无所不有者,气为之也。今吾与子历含,涉三峡,濯涧听泉,得其浩瀚古雅者,则为六经;郁激曼衍者,则骚赋;幽奇怪伟,变幻诘曲者,则为子史百家。凡水之一貌一情,吾直以文遇之。故悲笑歌鸣,卒然与水俱发,而不能自止。”客起而谢。

  次日晨起,复至峡观香炉紫烟心动。僧曰:“至黄崖之文殊塔,瀑势乃极。”杖而往,磴狭且多折,芒草割人。而少进,石愈嵌,白日蒸厓,如行热冶中。向闻诸客皆有嗟叹声。既至半,力皆备,游者昏昏愁堕。一客眩,思返。余曰:“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且而与其死于床笫,熟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客大笑,勇百倍。顷之,跻其颠,入黄崖寺。少定,折而至前岭,席文殊塔,观瀑。瀑注青壁下,雷奔海立,孤搴万仞,峡风逆之,帘卷而上,忽焉横曳,东披西带。

  诸客请貌其似,或曰:“此鲛人输绡圆也。”余:“得其色。然死水也。”客曰:“青莲诗比苏公白水佛迹孰胜?”余曰:“太白得其势,其貌肤;子瞻得其怒,其貌骨,然皆未及其趣也。今与客从开先来,欹削十余里,上烁下蒸,病势已作,一旦见瀑,形开神彻,目增而明,天增而朗,浊虑之纵横,凡吾与子数年陶汰而不肯净者,一旦皆逃匿去,是岂文字所得诠也?”山僧曰。“崖径多虎,宜早发。”乃下,夜宿归宗寺。次日,过白鹿洞,观五老峰,愈吴障山而返。

滑滑春流泻縠纹,岚光映照石榴裙。今朝止许谈风月,何日相从问水云。

细雨户收山鸟喜,乱畦行尽草花薰。海棠枝底乌纱侧,未觉飞觥到十分。

俗态有如此,谁云道不贫。黄金贵贱士,乌帽是非人。

公叔绝交甚,东方慢世真。浮云看物理,浪迹混风尘。

山色重重冶,云容片片鲜。花风香水气,梅雨润苔钱。

茶别松萝味,兰销鹊尾烟。每于诗外旨,悟得句中禅。

诘曲攲呕路,皱秀透瘦石。飞岩绣铁透,螺子点云额。

平生米南宫,耽幽穷鬼迹。石根搜古云,踏遍秋空碧。

豁眼见新峦,长笑落巾帻。贪看不知晚,悬石布奠席。

回首神仙吏,青嶂达门阈。侍史朝焚香,秋云几回白。

棱棱怪石供,聊以施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