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崩腾落云端,倾入群山自萦转。山回水抱三百里,邑号西安俯千涧。
四时夹涧花濛濛,数步行人不相见。但闻千珂万马横阵来,石激惊湍自相溅。
忽然瀰漫为平川,远近人家压清浅。其间有亭号佚老,山水之间为胜选。
黄氏有子乐其亲,缔葺之勤由富善。盖忧高年厌家事,力营此地欲自遣。
亲意虽知风物嘉,岂若有子常在眼。君胡飘飘事远游,手龟面黎两足趼。
故乡不到已踰年,又非局蹐牵仕宦。何如轻舟早还家,日对白云奉游宴。
十年苦学文,出语背时向。策力不自知,艺围辄掉鞅。
薄技遭休明,一第君所唱。拔身泥滓底,飘迹云霞上。
气和朝言甘,梦好夕魂王。轩眉失旧敛,举意有新况。
爽如秋后鹰,荣若凯旋将。台府张宴集,吾辈纵谑浪。
花梢血点乾,酒面玉纹涨。狂歌互喧传,醉舞迭阆伉。
兹时实无营,此乐亦以壮。去去登显涂,幸无隳素尚。
滁州信至诧双石,云初得自菱水滨。云篇称夸语险绝,欲使来者不复言。
画图突兀亦颇怪,张之屋壁惊心魂。麒麟才生头角异,混沌虽死窍凿存。
琅邪之郡偏且僻,得石固可骇众观。予尝飞帆入震泽,穷探异境登龟鼋。
居民百户石为业,日夜采琢山不贫。山前森列战白浪,犹似万百铁马群。
雨昏浪打岁月古,千株万穴僵复奔。自嗟才力本衰弱,安敢抵敌为之文。
况兹出产极易致,乡俗见惯不甚尊。彼以至少合贵重,胡为久弃如隐沦。
偶逢积识见奖拔,众目今乃称奇珍。百人拥持大车载,城市观走风涛翻。
立于新亭面幽谷,共为澡刷泥沙痕。凉泉下照嘉树阴,翠影澄澹留烟云。
褒以篇章绘缣素,积岁汨没一旦伸。苟非高贤独赏激,终古弃卧于穷津。
世人爱憎逐兴废,使我吟叹伤精神。
旅食长安城,回遑奔走无停行。清怀壮抱失素尚,胸中堆积尘土生。
偷閒得至玉峰下,为闻悟真之寺之嘉名。杖邛赤脚渡蓝水,细流激激心骨清。
仰看苍山高峰旁,白云明灭藏日光。行人遥指置寺处,正在白云之中央。
逡巡缘栈更险绝,攀萝扪壁随低昂。朋行咫尺乃相失,已与云雾相翱翔。
时闻啼鸟如吹竹,数步一休还纵目。行行未知高则危,下视昏烟覆平陆。
满岩佳树尤朴樕,赫赤如霞间浓绿。是时八月初,路旁已见芬芬菊。
贪奇恋景不知倦,侧睥又复心瑟缩。神魂飞下大壑幽,定省移时进双足。
寺门高开朝日辉,丹青黯澹唐时屋。老僧引我周游看,且云白氏子诗乃实录。
此诗畴昔予所闻,殷殷更向碑前读。按言索像今无复,惟有流泉数道如车辐。
我嫌世累欲暂居,又云此地无留宿。殿宇之后林莽中,日暮尝有虎豹伏。
凿石龛边崖至深,近有浮屠于此相枨触。悁心宿忿两不解,一乃颠挤死其谷。
我闻为之久颦蹙,此向期将避烦辱。不为伤生事,争如平地随流俗。
叹息回头急出山,始觉全躯已为福。
予方居忧艰,胸怀积疮刺。昏明走积积,惨惨绝生意。
杜门厌过从,掩耳避时事。韩子我所佳,招我勤有谓。
城南访永叔,共可豁蒙蔽。是时穷阴久,泥淖没马鼻。
区区不惮远,饥渴奔高谊。永叔闻我来,解榻颜色喜。
殷勤排清樽,甘酸饤果饵。图书堆满床,措论极根柢。
伊余昏迷中,忽若出梦寐。划然毛骨开,精神四边至。
既归尚泠然,数日饱滋味。韩子叹不足,作诗畅情义。
烂如珊瑚钩,光艳不可闭。迫余使之和,庶以同气类。
自顾屯钝极,出语少姿媚。抉剔虽强成,徒使肠胃沸。
永叔经术深,烂熳不可既。虽得终日谈,百未出一二。
仓皇逼行役,萧飒包素志。不日便乖拆,安能讫精粹。
他年老门墙,君子无我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