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岁爱春色,春居无所为。读书花落里,待客燕归时。

午梦炉烟过,晴云阁气知。新香与浮绿,寒煖递相移。

明月皎夜光,朝镜如悬水。照影犹自可,照形叹相似。

夫子抗达节,迢迢万馀里。肯为儿女拘,贱妾愁独尔。

芝兰不再荣,舜华胡足恃。空房挺光艳,将无鬼神喜。

芳盛乃遐弃,彫落徒自耻。嫁夫勿男儿,娶妇勿女子。

男儿志四方,女容易衰改。何以副中情,比翼栖连理。

我闻自昔盘古既开乾坤异,爰以轻开为天重浊为地。

惟有磊磊落落之石质重而韵开,在乎山水之间各安置。

奈何天无石,肆有触之崩而柱折。有女娲取而炼以补之,所馀者青玄赤白皆分别。

迨夫百千万年,有祖龙骑之向东,而端州之石亶称奇绝。

此石当时既补天,至今天色尚依然。云胡得此以为砚,我想女娲岂难煮而燥之,乃听其益笔发墨呵气则泉。

吁嗟乎,女娲何不悟补天之微理,惜也此彼不知此。

粤自苍颉作书混沌凿,伏义八卦聊为尔。而乃上典谟,下风史。

民伪兹,圣人死。东家老儒炼六经以补之,而大儒曰仁,小儒曰理。

岂若太古三民,不相往来而已。祖龙焚书亦似矣,而何复有管城子。

管城子,舍此石而不可得。又千百年,而山之混沌是与人而俱蚀。

八分变体点画便,遂使君子小人交相美其文墨。

尔来文妖墨祟皆绝奇。家家书,人人诗。宝此一片石,而矻矻然仰天而思。

镂心刻骨,以裂此浑浑之元气。吁嗟乎,我欲补之,而几夜可补也。

我欲毁此石以补之,夫谁解其意者。我闻石之精,与三皇五帝在天之灵而俱愁。

夫何寸裂我石,而圣人之糟粕,尽以供伪儒之摹写。

岂不闻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天下使禹治之。

巨灵一擘,水皆东泻。夫石可擘,则亦可取而为砚。

禹若曰,余知其然。肆任土作贡,惟有怪石浮磬,与筱簜竹箭。

无毛颖管,无砚田片。何意于今数千年,山灵剥面谁为怜。

我今一片大于拳,取而怀之袖中。是亦伪儒之流也。

安得圣人尽驱此衣冠之盗,置之标枝野鹿之田。

使之思悠悠,腹便便。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还之未始有始之前。

谁为福始,谁为祸先。无表无得,日出而作,日入而眠。

我亦投此石于众人,众人不受,投彼女娲,女祸亦不必以供其补天。

夫何使我与文妖墨祟争此一片石,不耕获不菑畬,惟蠡测夫脉望之残编。

一朵巫云夜色祥,三千丛里认君王。月华蘸露扶仙掌,粉汗更衣染御香。

舞傍锦屏纷孔雀,睡摇金锁对鸳鸯。何人见梦矜男宠,独立应怜国后妆。

不住扬州听玉箫,相思连夜泛江潮。几多花落几多雨,廿四风来廿四桥。

下水只愁千片尽,待人还见一丛娇。自今系艇频沉醉,趁值晴林晚步遥。

为有江南花下期,花前飞马踏胭脂。丝鞭落却无心问,策尽垂杨千万枝。

两弟逍遥蓼水居,松枝煮饭摘园蔬。桥横白板春流活,花发红阑午睡馀。

祇为省亲浮远棹,不因干禄读藏书。安贫未愧先高士,待罥藤萝共结庐。

夏山随杖得,朝气引荷清。乱竹接泉落,遥松学雨鸣。

峰青登岭出,影碧照湖盈。在处投僧饭,香厨鸟下迎。

风雅有渊源,交道匪儿戏。义合伦所匪,情钟澹成味。

昔我先君子,弱冠游诸暨。谢公敬爱客,渭阳好尤至。

把臂欣诸贤,岸帻睨群吏。一时竹箭材,尽誓金兰利。

沈公拜受经,王子估游艺。严陵足可加,葛洪丹共秘。

小谢更谐谑,俯仰空天地。或偕圣湖游,或以诸侯寄。

先子拜盟书,谓欲垂世世。谢公被流言,清廉反为累。

厥后迁且归,骑鲸在狂醉。孑孑牛衣人,孀兰照枯泪。

夙昔诸君子,存问勤书使。先子崇大雅,中岁不得志。

硕鼠横当途,狙狯妄要质。遂掷侧注冠,永矢丘园贲。

城市且稀踪,鱼雁于何置。惟有方诸生,犹传红豆字。

南北诸乐词,至今尽存笥。

君年三十我生时,三十年来事事知。张耳有金尝结客,孔融当坐可呼儿。

儒冠渐腐囊因涩,文价终昂货莫欺。十分百年才过六,且凭欢伯未须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