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图夷九折,神化掩三分。缄愁赴蜀道,题拙奉虞薰。
隐辚度深谷,遥袅上高云。碧流递萦注,青山互纠纷。
涧松咽风绪,岩花濯露文。思北常依驭,图南每丧群。
无由召宣室,何以答吾君。
一鸟启北燕,飞来向西蜀。
单栖剑们上,独舞蜗山足。
嗝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
群凤从之游,伺之何所欲。
答言寒乡子,飘飘万徐里。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
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
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刑毛衣短,关山道路长。
朋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惜凤便,一举凌苍苍。
四序周缇籥,三正纪璿耀。绿野变初黄,旸山开晓眺。
中天擢露掌,匝地分星徼。汉寝眷遗灵,秦江想馀吊。
蚁泛青田酌,莺歌紫芝调。柳色摇岁华,冰文荡春照。
远迹谢群动,高情符众妙。兰游澹未归,倾光下岩窈。
闻夫歌以永言,庭坚有歌虞之曲;颂以纪有,奚斯有颂鲁之篇。四始六义,存亡播矣;八音九阕,哀乐生焉。是以叔誉闻诗,验同盟之成败;延陵听乐,知列国之典彝。王泽竭而颂声寝,伯功衰而诗道缺。秦皇灭学,星琯千年;汉武崇文,市朝八变。通儒作相,徵博士于诸侯;中使驱车,访遗编于四海。发诏东观,缝掖成阴;献书南宫,丹铅踵武。王风国咏,共骊翰而升沉;里颂途歌,随质文而沿革。以少卿长别,起高唱于河梁;平子多愁,寄遥情于垄坂。南浦动关山之役,作者悲离;东京兴党锢之诛,词人哀怨。后人鼓吹乐府,新声起于邺中;山水风云,逸韵生于江左。言古兴者多以西汉为宗,议今文者或用东朝为美。落梅芳树,共体千篇;陇水巫山,殊名一意。亦犹负日于珍狐之下,沉萤于烛龙之前。辛勤逐影,更似悲狂;罕见凿空,曾未先觉。潘、陆、颜、谢,蹈迷津而不归;任、沉、沈、江、刘,来乱辙而弥远。其有发挥新体,孤飞百代之前;开凿古人,独步九流之上。自我作古,粤在兹乎!
乐府者,侍御史贾君之所作也。君升堂入室,践龟字以长驱;藏翼蓄鳞,展龙图以高视。林宗一见,许以王佐之才;士季相看,知有公卿之量。南国蛟龙之燿,下触词锋;东家科斗之书,来游笔海。朝阳弄翮,即践中京;太行垂耳,先鸣上路。当赤县之枢钥,作高台之羽仪。动息无隔于温仁,颠沛安由乎正义?玉阶覆奏,依然汲直之闻;铜术埋轮,先定雍门之罪。霜台有暇,文律动于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于天下。九成宫者,信天子之殊庭,群山之一都也。五城既远,得昆阆于神京;三山已沉,见蓬莱于古辅。紫楼金阁,雕石壁而镂群峰;碧甃铜池,俯银津而横众壑。离宫地险,丹涧四周;徼道天回,翠屏千仞。卫尉寝蒙茸之署,将军无刁斗之警。中岩罢燠,飞霜为之夏凝;太谷生寒,层淮以之秋互。天子万乘,驱凤辇于西郊;群公百僚,扈龙轩而北辅。春秋络绎,冠盖满于青山;寒暑推移,旌节喧于黄道。夕宿鸡神之野,朝登凤女之台。青鸟时飞,白云无极。千年启圣,貌同汾水之阳;七日期仙,颇类缑山之曲。经过者徒知其美,俞扬者未歌其事。恭闻首唱,遂属洛阳之才;俯视前修,将丽长安之道。平恩公当朝旧相,一顾增荣,亲行翰墨之林,先标唱和之雅,于是怀文之士,莫不向风靡然。动麟阁之雕章,发鸿都之宝思。云飞绮札,代郡接于苍梧;泉涌华篇,岷波连于碣石。万殊斯应,千里不违。同晨风之窎北林,似秋水之归东壑。洋洋盈耳,岂徒悬鲁之音?郁郁文哉,非复从周之说。故可论诸典故,被以笙镛。
爰有中山郎徐令,雅好著书,时称博物。探亡篇于古壁,徵逸简于道人。撰而集之,命馀为序。时褫巾三蜀,归卧一邱;散发书林,狂歌学市。虽江湖廊庙,宾庑萧条;绮季留侯,神交仿佛。遂复驱逼幽忧之疾,经纬朝廷之言,凡一百一篇,分为上下两卷。俾夫舞雩周道,知小雅之欢娱。击壤尧年,识太平之歌咏云尔。
不知名利险,辛苦滞皇州。始觉飞尘滞,归来事绿畴。
桃源迷处所,桂树可淹留。迹异人间俗,禽同海上鸥。
古苔依井被,新乳傍崖流。野老堪成鹤,山神或化鸠。
泉鸣碧涧底,花落紫岩幽。日暮餐龟壳,开寒御鹿裘。
不辨秦将汉,宁知春与秋。多谢青溪客,去去赤松游。
丁年游蜀道,班鬓向长安。徒费周王粟,空弹汉吏冠。
马蹄穿欲尽,貂裘敝转寒。层冰横九折,积石凌七盘。
重溪既下漱,峻峰亦上干。陇头闻戍鼓,岭外咽飞湍。
瑟瑟松风急,苍苍山月团。传语后来者,斯路诚独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