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 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也。”

三禾椮椮林茂孳。金刀利刃齐刈之。

天清地旷浩茫茫。万象回薄化无方。浛天荡荡望沧沧。乘桴摇漾著日傍。

当期何所至穷桑。心知和乐悦未央。

金刀治世后遂苦。帝王昏乱天神怒。灾异屡见戒人主。

三分二叛失州土。三王九江一在吴。馀悉稚小早少孤。

一国二主天所驱。

凤皇凤皇。何不高飞还故乡。无故在此取灭亡。

四维八埏眇难极,驱光逐影穷水域。璇宫夜静当轩织。
桐峰文梓千寻直,伐梓作器成琴瑟。
清歌流畅乐难极,沧湄海浦来栖息。

暗河之桂,实大如枣。得而食之,后天而老。

欲知其姓草肃肃。谷中最累低头熟。鳞身甲体永兴福。

力勤十顷。能致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