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藏古寺,一道泻清泉。老衲偏知路,高松不计年。

桥通采蘋涧,林起煮茶烟。更爱王中舍,长谣庐岳篇。

迎春小队到门庭,冉里桥边草欲青。旧俗新风皆在志,北词南曲总成声。

大观老去多馀景,微醉年来有别亭。更爱令君能俊雅,歌谣行听满山城。

遗书新刻千徽州,千里缄来百拜收。千是叔孙知不朽,未应巢父得长留。

秘藏不作山中计,重购还供海外求。青眼独看张侍御,瓣香今有古风流。

风雨崇朝洗宿岚,古坛高倚五峰南。古看云气秋生壁,卧听泉声夜绕庵。

杖履正堪成雅集,弦歌犹恐落清谈。殷勤好语来游客,莫遣飞尘上旧衫。

秋菊有黄花,万古长如此。谁知栗里风,却胜南阳水。

涯翁尊师近寄至《园亭》四诗,正与幽居景物相合,依韵
写意,聊以自适,他日有便,将呈焉请教。

九载成贤日,超迁在此行。飞龙重睹象,鸣鹿屡闻声。

雨露春方早,江湖晚更晴。东山读书处,回首有馀情。

秋华澹有姿,有香亦堪佩。若当春风时,为兰复为蕙。

悠然山泽间,金紫岂不贵。石丈有新盟,南山正相对。

高阁松风似有神,骤如秋雨细如春。病馀每爱同游客,静里偏宜独听人。

已向陶庐誇地远,更于庄籁认天真。眼前一片虚空界,童子何知问起因。

昔见石如松,今见石如竹。如松纹在皮,如竹纹在肉。

纵横金错刀,凌乱锦一幅。置之山亭中,为案比青玉。

焚香对初阳,古书时展读。问之赠者谁,仙人粲山麓。

欲报何所将,寒泉手堪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