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楼歌鼓太喧哗,灯若连珠照万家。
太守令严君莫舞,游人空戴玉梅花。

贡鹤矶边晚渡时,柳花风急片帆飞。
一声长笛鱼龙舞,白浪中山不肯归。

野人复何知,自谓山泽好。
来裨奉常议,识笳鼓羽葆。
谁怜老垂垂,却入闹浩浩。
营巢犹是寓,学圃何不早。
淮桂手所植,汉瓮躬自抱。
花开不忍出,花落不忍扫。
佳客夜深来,清尊月中倒。
一禅两居士,更约践幽讨。

横看山色仰看云,十幅风帆不藉人。
记取合江江畔树,他年此处好垂纶。

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僛僛。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
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越国霸来头已折,洛京归后梦犹惊。
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

萧萧湘阴县,寂寂黄陵祠。
乔木荫楼殿,画壁半倾欹。
芦洲雨中淡,渔纲烟外归。
重华不可见,但见江鸥飞。
假令无恨事,过此亦依依。

正好嬉游天作魔,翠裾无奈雨沾何。
御街暗里无灯火,处处但闻楼上歌。

篷方底,舟师行歌,徐徐曳之如偃卧榻上,无动摇突兀势,以故得尽情骋望。予欲家焉而未得,作徵招以寄兴。徵招、角招者,政和间,大晟府尝制数十曲,音节驳矣。予尝考唐田畸声律要诀云:徵与二变之调,成非流美,故自古少徵调曲也。徵为去母调,如黄钟之徵,以黄钟为线,不用黄钟乃谐。故随唐旧谱,不用母声,琴家无媒调、商调之类。皆徵也,亦皆具母弦而不用。其说详于予所作琴书。然黄钟以林钟为徵,住声於林钟。若不用黄钟声,便自成林钟宫矣。故大晟府徵调兼母声,一句似林钟均,所以当时有落韵之语。予尝使人吹而听之,寄君声于臣民事物之中,清者高而亢,浊者下而遗,万宝常所谓宫离而不附者是已。因再三推寻唐谱并琴弦法而得其意。黄钟徵虽不用母声,亦不可多用变徵蕤宾、变宫庆钟声。若不用黄钟而用蕤宾、应钟,即是林钟宫矣。余十一均徵调傲此。其法可谓善矣。然无清声,只可施之琴瑟,难入燕乐。故燕乐阙徵调,不必补可也。此一曲乃予昔所制,因旧央正宫齐天乐慢前两拍是徵调,故足成之。虽兼用母声,较大晟央为无病矣。此曲依晋史名曰黄钟下微调、角招曰黄钟清角调
潮回却过西陵浦,扁舟仅容居士。去得几何时,黍离离如此。客途今倦矣。漫赢得、一襟诗思。记忆江南,落帆沙际,此行还是。
迤逦。剡中山,重相见、依依故人情味。似怨不来游,拥愁鬟十二。一丘聊复尔。也孤负、幼舆高志。水洪晚,漠漠摇烟,奈未成归计。

银钩铁画太师字,从人乞米亦可怜。
五仓空虚胃神哭,竟日悄悄无炊烟。
仙人留书方服气,道士辟谷期引年。
人生不食浪自苦,独不见子桑鼓琴十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