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关闭
首页
名句
戴良
戴良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
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
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翁诊之,脉大无伦,即告曰:此阴虚而阳暴绝也,盖得之病后酒且内,然吾能愈之。
《丹溪翁传》
翁在婺得道学之源委,而混迹于医。
《丹溪翁传》
时翁已有医名,罗故知之。
《丹溪翁传》
彼不能然,后告疽发背死。
《丹溪翁传》
与人交,一以三纲五纪为去就。
《丹溪翁传》
翁既得见,遂北面再拜以谒,受其所教。
《丹溪翁传》
及还武林,忽有以其郡罗氏告者。
《丹溪翁传》
乃以三家之论,去其短而用其长,又复参之以太极之理,《易》、《礼记》、《通书》、《正蒙》诸书之义,贯穿《内经》之言,以寻其指归。
《丹溪翁传》
翁往谒焉,凡数往返,不与接。
《丹溪翁传》
肺为上焦,而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辟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
《丹溪翁传》
其后服参膏尽数斤,病已。
《丹溪翁传》
非其友不友,非其道不道。
《丹溪翁传》
一男子病小便不通,医治以利药,益甚。
《丹溪翁传》
论曰:昔汉严君平,博学无不通,卖卜成都。
《丹溪翁传》
然但语及荣利事,则拂衣而起。
《丹溪翁传》
谓李之论饮食劳倦,内伤脾胃,则胃脘之阳不能以升举,并及心肺之气,陷入中焦,而用补中益气之剂治之,此亦前人之所无也。
《丹溪翁传》
乃以辛凉之剂,吐痰一升许,而蒙首之绵减半;仍用防风通圣饮之,愈。
《丹溪翁传》
或以医来见者,未尝不以葆精毓神开其心。
《丹溪翁传》
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翁穷昼夜是习。
《丹溪翁传》
丹溪翁者,婺之义乌人也,姓朱氏,讳震亨,字彦修,学者尊之曰丹溪翁。
《丹溪翁传》
即与黄芪当归之剂,而加升麻举之,仍用皮工之法,以五倍子作汤洗濯,皱其皮。
《丹溪翁传》
后复投四物汤数百,遂不发动。
《丹溪翁传》
乃渡浙河,走吴中,出宛陵,抵南徐,达建业,皆无所遇。
《丹溪翁传》
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
《丹溪翁传》
事母夫人也,时其节宣以忠养之。
《丹溪翁传》
奉时祀也,订其礼文而敬泣之。
《丹溪翁传》
罗遇翁亦甚欢,即授以刘、李、张诸书,为之敷扬三家之旨,而一断于经,且曰:尽去而旧学,非是也。
《丹溪翁传》
然翁讲学行事之大方,已具吾友宋太史濂所为翁墓志,兹故不录,而窃录其医之可传者为翁传,庶使后之君子得以互考焉。
《丹溪翁传》
1
2
3
名句
以其亏人愈多。
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专气一志,万物以存。
广居,仁也。
自量为己,必贻俗患。
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窈窕高明玉,风流郑季庄。
先生玄识,深颂靡测。
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
风惊尘起,散而不止。
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水声繁,弦声浅。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何处不相逢。
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可一日近小人。
步绕新阴,渐觉交枝径小。
诗文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代
岑参
夜筝
唐代
白居易
西施咏
唐代
王维
早秋三首
唐代
许浑
醉后赠张九旭
唐代
高适
花非花
唐代
白居易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代
岑参
一七令·茶
唐代
元稹
霜月
唐代
李商隐
长安清明
唐代
韦庄
集灵台·其二
唐代
张祜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宋代
陆游
绝句二首
唐代
杜甫
太湖恬亭
宋代
王安石
夜宿山寺
唐代
李白
丽人行
唐代
杜甫
夏昼偶作
唐代
柳宗元
除夜作
唐代
高适
病起书怀
宋代
陆游
代赠二首
唐代
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