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关闭
首页
名句
嵇康
嵇康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
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
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慕老童于騩隅,钦泰容之高吟。
《琴赋》
涓子宅其阳,玉醴涌其前。
《琴赋》
且牛非人类,无道相通,若谓鸣兽皆能有言,葛卢受性独晓之,此为称其语而论其事,犹译传异言耳,不为考声音而知其情,则非所以为难也。
《声无哀乐论》
今必云声音莫不象其体而传其心,此必为至乐不可托之于瞽史,必须圣人理其弦管,尔乃雅音得全也。
《声无哀乐论》
口不尽味,乐不极音。
《声无哀乐论》
飞龙鹿鸣,鹍鸡游弦。
《琴赋》
且又律吕分四时之气耳,时至而气动,律应而灰移,皆自然相待,不假人以为用也。
《声无哀乐论》
其康乐者闻之,则欨愉欢释,抃舞踊溢,留连澜漫,嗢噱终日。
《琴赋》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
《与山巨源绝交书》
且口之激气为声,何异于籁?纳气而鸣邪?
《声无哀乐论》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出自
嵇康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其十四》
然笑噱之不显于声音,岂独齐楚之曲邪?
《声无哀乐论》
粲奕奕而高逝,驰岌岌以相属。
《琴赋》
故乡校庠塾亦随之变,丝竹与俎豆并存,羽毛与揖让俱用,正言与和声同发。
《声无哀乐论》
瀄汩澎湃,蜿蟺相纠。
《琴赋》
,至夫笑噱虽出于欢情,然自以理成又非自然应声之具也。
《声无哀乐论》
风驰电逝,蹑景追飞。
《赠秀才从军·其九》
今不求乐于自得之域,而以无笑噱谓齐、楚体哀,岂不知哀而不识乐乎?
《声无哀乐论》
周旋永望,邈若凌飞,邪睨昆仑,俯阚海湄。
《琴赋》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与山巨源绝交书》
犹一爝之火,虽未能温一室,不宜复增其寒矣。
《声无哀乐论》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与山巨源绝交书》
盖闻齐、楚之曲者,唯睹其哀涕之容,而未曾见笑噱之貌。
《声无哀乐论》
其感人动物,盖亦弘矣。
《琴赋》
是以伯夷以之廉,颜回以之仁,比干以之忠,尾生以之信,惠施以之辩给,万石以之讷慎。
《琴赋》
夫食辛之与甚噱,薰目之与哀泣,同用出泪,使狄牙尝之,必不言乐泪甜而哀泪苦,斯可知矣。
《声无哀乐论》
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
《琴赋》
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私意自试,不能堪其所不乐。
《与山巨源绝交书》
夫纤毫自有形可察,故离瞽以明暗异功耳。
《声无哀乐论》
忽飘飖以轻迈,乍留联而扶疏。
《琴赋》
1
14
15
16
...
16
名句
霞觞举,愿年年今日,长对南山。
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吁,今日,君,卢氏也,又家于人间。
又安有我于其间哉?
列在左右,近君头足。
征衫贮。
管裂弦焦争可逐。
临老复兹游,喜见太行碧。
逢天晦芒,毋恐毋惊。
烟冷沙昏,顿成愁绝。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修余兮袿衣,骑霓兮南上。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
伯强何处?
一叶扁舟流水急。
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抑所宝之非贤,亦天命之有常。
旁舍连高竹,疏篱带晚花。
绝缨尚不尤,安能复顾他?
诗文
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
李白
天末怀李白
唐代
杜甫
夏日山中
唐代
李白
题画兰
清代
郑燮
九日
唐代
王勃
野居偶作
唐代
贯休
宿龙宫滩
唐代
韩愈
开愁歌
唐代
李贺
宫词二首
唐代
张祜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代
岑参
归园田居·其五
魏晋
陶渊明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唐代
杜甫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望夫石
唐代
刘禹锡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唐代
岑参
柳
唐代
李商隐
书
唐代
李峤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
李白
章台夜思
唐代
韦庄
轻肥
唐代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