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国学 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1. 首页
  2. 名句
  3. 杜甫

杜甫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 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

    《洗兵马》

  •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示从孙济》

  •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出自杜甫《阁夜》

  • 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

    《遣怀》

  •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草堂》

  •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秋兴八首》

  •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 莫试钩爪,空回斗星。

    《雕赋》

  •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

  •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花底》

  • 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垂老别》

  •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秋兴八首》

  •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可叹》

  •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后出塞五首》

  •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象床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

    《白丝行》

  • 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 春风回首仲宣楼。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 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偶题》

  •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出自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客亭》

  •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出自杜甫《宾至》

  •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梦李白二首·其二》

  • 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

    《草堂》

  •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出自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

    《送高三十五书记》

  • 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

    《山馆》


  • 1
  • 5
  • 6
  • 7
  • ...
  • ...
  • 90
名句
  • 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
  • 心应感而动,声从变而发。
  • 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 人是一盘磨,睡倒就不饿。
  • 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 为楚怀王左徒。
  • 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 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
  • 释之治问。
  • 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
  • 蓬莱象天构。
  • 渔者对曰: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
  • 永随长风去。
  • 夫天何言哉?
  • 水不激不能破舟,矢不激不能饮羽。
  • 曰:不忧不惧,斯可谓之君子乎?
  • 使法峻,民无奸者;使法不峻,民多为奸。
  • 书曰:公矢鱼于棠。
  • 小长干接大长干。
  • 眉叶细,舞腰轻。
诗文
  •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唐代 杜牧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宋代 陆游
  •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清代 纳兰性德
  • 赠别二首·其一 唐代 杜牧
  • 菊花 唐代 元稹
  • 饮中八仙歌 唐代 杜甫
  • 夜筝 唐代 白居易
  •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代 刘禹锡
  • 赠窦家小儿 唐代 张祜
  • 登岳阳楼 唐代 杜甫
  • 责子 魏晋 陶渊明
  • 天涯 唐代 李商隐
  • 桃花 唐代 齐己
  • 窘况为许衡州赋 清代 郑燮
  • 忆昔 唐代 韦庄
  • 羁春 唐代 王勃
  • 寒塘 唐代 赵嘏
  •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唐代 高适
  • 送僧归日本 唐代 钱起
  • 送杨秀才游蜀 唐代 张祜
© 2025 万卷国学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