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国学 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1. 首页
  2. 名句
  3. 白居易

白居易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霓裳羽衣舞歌》

  •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霓裳羽衣舞歌》

  • 不似罗绡与纨绮。

    《缭绫》

  •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出自白居易《鸟》

  • 日出卯,立身之本须行孝。

    《十二时行孝文》

  •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霓裳羽衣舞歌》

  • 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冷泉亭记》

  • 但恐灾将至,不思祸所从。

    《凶宅》

  •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

    《伤大宅》

  •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采地黄者》

  • 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 窅窅穷泉埋宝玉,骎骎落景挂桑榆。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 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养竹记》

  •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

    《赠内》

  •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夜啼》

  •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

    出自白居易《早春》

  •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

    《与元九书》

  •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杜陵叟》

  •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出自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琵琶行》

  •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长恨歌》

  • 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三游洞序》

  • 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冷泉亭记》

  •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寄远》

  •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出自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 上自圣贤,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

    《与元九书》

  • 不得哭,潜别离。

    出自白居易《潜别离》

  • 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闻虫》

  • 不然,何有志于诗者,不利若此之甚也!

    《与元九书》

  •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庐山草堂记》


  • 1
  • 41
  • 42
  • 43
  • ...
  • ...
  • 61
名句
  • 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
  • 于乎哀兮忘食。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于胥乐兮!
  •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 风尘凋素颜。
  • 真香妙质。
  • 众并谐以妒贤兮,孤圣特而易伤。
  • 闭由往汉,开自有晋。
  • 醒而异之,犹谓是贫中之积想也。
  • 余幼既有此鸿节兮,长愈固而弥纯。
  • 徒霜镜中发。
  • 缘流洒素足。
  • 旦早视之,果如其言。
  •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
  • 荒亭旋扫。
  • 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
  • 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
  • 居雍太寝。
  • 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
诗文
  • 牡丹 唐代 罗隐
  •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唐代 高适
  • 遗爱寺 唐代 白居易
  • 赠汪伦 唐代 李白
  • 春中田园作 唐代 王维
  • 春夜喜雨 唐代 杜甫
  • 春日还郊 唐代 王勃
  • 题兴化寺园亭 唐代 贾岛
  • 秦妇吟 唐代 韦庄
  • 春日五首·其二 宋代 秦观
  • 秋夜独坐 唐代 王维
  • 逢入京使 唐代 岑参
  • 自遣 唐代 齐己
  •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代 贾岛
  • 别董大二首·其二 唐代 高适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 唐代 柳宗元
  •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唐代 柳宗元
  • 马嵬·其二 唐代 李商隐
  • 游钟山 宋代 王安石
  • 戏题盘石 唐代 王维
© 2025 万卷国学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