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尼

情忆闺中悟已深,空门才到更澄心。楞伽读罢禅初定,野鸟林𤠔只共吟。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见《诗式》)

别业临青甸,鸣銮降紫霄。
长筵鹓鹭集,仙管凤凰调。
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
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布衣何用揖王公,归向芦根濯软红。
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

雪尽深林出异芬,枯松槁槲乱纷纷。
此中恐是兰花处,未许行人着意闻。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
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了然不觉清心魂,只将叠嶂鸣秋猿。
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
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