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圣期竹西词序

  伯起门风,竞说通明第一;盈川才地,群推华妙无双。杨梅对客,代产文人;黄雀投环,世传阴德。则有罽袍公子,班管王孙;雕龙髻鬌之年,绣虎绮纨之岁。乃者生偏遭乱,幼便依人;南池驿畔,旧邻太白之楼;兰陵县前,新筑渭阳之馆。云横鲁殿,瞻望兄兮谁来?月冷吴关,思悲翁而不见。他乡畴恤,几成王粲离家;故国难归,略比杨朱失路;备词人之辛苦,极才士之牢愁。然而性本轻狂,人尤放诞;楼头扇底,颇多托兴之篇;花下樽前,大有言情之制。于是北里胭脂,人人缮写;南朝金粉,字字流传。菖蒲艳曲,争谱自银筝檀板之间;芍药新声,偏织于舞帕歌裙之上。讵云小道?亦曰多能;昔者余乡,猗欤我友。书装玳瑁,邹阳则集号《丽农》;笔架珊瑚,董相则词名《蓉渡》。谁家花月,不歌李峤之章?是处池台,皆唱元微之典。自二子之云亡,遂百端之交集,何意荒州,重借惊才于异地;遂令贱子,复聆妙响于余生。喜不自胜,起而相和,令夜月明蓟北,不逢台上之黄金;他时花落江南,幸唱筵前之《红豆》。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你喜欢

浪高风力大,挂席亦言迟。
及到堪忧处,争如未济时。
鱼龙侵莫测,雷雨动须疑。
此际情无赖,何门寄所思。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浴蚕才罢喂蚕忙,朝暮蓬头去采桑。
辛苦得丝了租税,终年祗著布衣裳。

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花生。
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

起犯春霜一径寒,清游乘兴约吟鞍。
眼中最恨友朋少,尘外频闻山水宽。
溪落旧痕枯野埠,树浮空翠湿危栏。
岩头几处县冰白,已作群羊化石看。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
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晚,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