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池塘句,风流百千春。何人继珵美,之子称瑛珍。
蚕丛古域青衣水,炳灵毓秀王杨里。君家潭潭枕江湄,分源一一俱钟美。
天马出闲无暂蹶,芳桂秀林总骈蕊。司马高名在朔边,蝉嫣奕世更材贤。
清游阮氏竹林下,盛世韦家花树前。伯季文武声猷大,仲也东山恣云卧。
大雅先迹媲三陈,竞爽何曾弱一个。鹤池渺云霄,芳池华羽遥。
仙源谁缩千里地,觏予重赓春草谣。三玄亭上停鸾镳,五华烟霞迥见招。
碧泉仙舟影泛泛,苍山秀句气飘飘。天涯琐旅知音少,眼中之人吾独老。
欲问江中湛湛波,却怜河畔青青草。吾生摧颓思一丘,君今当途仍黑头。
功名在子岂殊我,坡翁有语君知否。开樽饮我酒,歌诗为我寿。
君诗巳抗三谢行,乡衮不必追王杨。愿君勋名继司马,大荒白首沾馀光。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杨廷和之子。他参与编修了《武宗实录》,嘉靖三年(1524年)因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世宗,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在滇南时,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逝世,享年七十二岁。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他的著作达四百余种,涉及经史方志、天文地理、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俗民族等,被后人辑为《升庵集》。
衔泪出郭门,抚剑无人逵。
沙风暗塞起,离心眷乡畿。
夜分就孤枕,梦想暂言归。
孀妇当户叹,缫丝复鸣机。
慊款论久别,相将还绮帷。
历历檐下凉,胧胧帐里辉。
刈兰争芬芳,采菊竞葳蕤。
开奁夺香苏,探袖解缨徽。
寐中长路近,觉后大江违。
惊起空叹息,恍惚神魂飞。
白水漫浩浩,高山壮巍巍。
波澜异往复,风霜改荣衰。
此土非吾土,慷慨当告谁。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