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柳

密叶藏鸦,长条系马,灞桥即是天涯。纤手攀来,销魂何况临歧。

斜风细雨都经惯,一丝丝,织就相思。试猜详,半是情丝,半是愁丝。

当年张绪风流甚,叹而今顿减,旧日腰围。窣翠抛青,江南客思凄迷。

劝伊莫作漫天絮,怕萍踪、漂泊东西。且消停,绾住韶光,系住斜晖。

刘炳照

刘炳照(1847年2月15日-1917年2月1日),原名铭照,字伯荫,又字光珊,号蘋塘,又号语石,晚号复丁老人。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人。县学生出身。捐纳得五品衔候选训导,诰封奉政大夫。以工诗词知名,与俞樾、朱祖谋、叶衍兰、吴昌硕、吴受福、朱鸿度、金武祥、恽毓巽、李宝嘉、李宝泉等文士唱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与夏孙桐、郑文焯、费念慈、张上和、陈如升、于以堉、褚德舆等于苏州城西艺圃结“鸥隐词社”。

猜你喜欢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吾辈道何穷,寒山细雨中。
儿童书懒读,果栗树将空。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
升平犹可用,应不废为公。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寂 一作:索)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
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
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
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
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
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数行嘉树红张锦,一派春波绿泼油。
回望江城见归鸟,乱鸣双橹散轻鸥。
柳条折赠经年别,芦箎吹成落日愁。
双鲤寄书难尽信,有情江水尚回流。

东城南陌尘,紫幰与朱轮。
尽说无多事,能闲有几人。
唯教推甲子,不信守庚申。
谁见衡门里,终朝自在贫。

落木淮南雁影高,孤城残日乱蓬蒿。
天边故旧愁闻笛,市上儿童笑带刀。
世事真成反招隐,吾徒何处续离骚。
昔人一饭犹思报,廿载恩深感二毛。

行人结束出门去,马蹄几时踏门路。
马昔君初纳彩时,不言身属辽阳戍。
早知今日当别离,成君家计良为谁。
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
不如逐君征战死,谁能独老空闺里?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
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
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
翻飞射野兽,花月醉雕鞍。
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是谁,疲兵良可叹。
何时天狼灭?父子得安闲。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河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