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浦方伯七十寿序

  昔昌黎韩文公之论为诗曰:“欢愉之词难工,愁苦之言易好。”故世谓唐诗人罕达,独高常侍称为作诗之显者而已。其后,欧阳永叔因亦有“穷而后工”之说,世多述焉,或以为是不必然。夫诗之源必溯于《风》、《雅》,方周盛时,诗人皆朝廷卿相大臣也,岂愁苦而穷者哉?鼐尝思之,当文、武、成、康为治,周、召之伦,陈述祖宗,援引兴亡,以为教谏,忧危恐惧之意常多。逮宣王中兴,尹吉甫之徒,于君友间,谊兼规勉。是虽处极治之时,其词固不得第谓为欢愉矣。若夫为欢愉之词,《鱼丽》、《蓼萧》、《菁莪》、《鱼藻》之篇,寥寥数言,不足以发为诗之极致。然则诗人诚不必尽穷,而欢愉之词不如愁苦,其说上推之《六经》,卒无以易也。浔阳陈东浦先生,少为诗人,实配盛唐之雄杰,秉节方面,则嗣周室之旬宣,固兼孔门之政事、文学,而为诗人之达者也。今秋七月,先生七十初度,吏民蒙德者,无不为先生庆,而先生方勤思国事,湣念民瘼,未尝少自暇逸,欢愉之说,靡得进焉。鼐谓此先生德业之所以隆,亦先生诗所以美也。是以援韩公之论,证之周、召、吉甫,以请于先生。盖卫武公年八九十,而为《抑戒》,而召公矢音《卷阿》,年逾百岁,为古诗人之寿,而道光于天下后世,此鼐所以祝于先生者。若夫白乐天、陆务观之伦,虽亦诗人之多寿,而不足为先生道矣。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猜你喜欢

幸会东城宴未回,年华忧共水相催。
年家宅里秦宫入,赵后楼中赤凤来。
冰簟且眠金镂枕,琼筵不醉玉交杯。
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雨帝当年一曲阑,西山藁葬草漫漫。
目夷守国才何大,叔武迎君事本难。
金锁门高星象动,玉连环小泪珠乾。
阿兄南内如嫌冷,五国城中雪更寒。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雾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谢家生日好风烟,柳暖花春二月天。
金凤对翘双翡翠,蜀琴初上七丝弦。
鸳鸯交颈期千岁,琴瑟谐和愿百年。
应恨客程归未得,绿窗红泪冷涓涓。

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
贤哲不苟合,出处亦待时。
而我独迷见,意求异士知。
如将舞鹤管,误向惊凫吹。
大雅难具陈,正声易漂沦。
君有丈夫泪,泣人不泣身。
行吟楚山玉,义泪沾衣巾。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脁青山李白楼。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南国佳人字玉儿,芙蓉双脸远山眉。
仙郎有约长相忆,阿母何猜不得知。
梦里行云还倏忽,暗中携手乍疑迟。
因思别后闲窗下,织得回文几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