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飞来寺

名刹来何方,幻迹飞青天。天光照岩洞,闪烁云霞间。

云霞散倏忽,上与苍穹连。空山无人迹,高鸟暮独还。

和光本无路,逝水自有澜。仲尼久不作,此意谁与言。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青蒲衔紫茸,长叶复从风。
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

朝发桂兰渚,昼息桑榆下。
与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乱后玄都失故基,看花诗在只堪悲。
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春风怨兔葵。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落叶萧萧淮水长,故园归路更微茫。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崇丘,万物得极其高大也。
瞻彼崇丘,其林蔼蔼。
植物斯高,动类斯大。
周风既洽,王猷允泰。
漫漫方舆,回回洪覆。
何类不繁,何生不茂。
物极其性,人永其寿。
恢恢大圆,芒芒九壤。
资生仰化,于何不养。
人无道夭,物极则长。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请观懒惰者,面待饥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