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杂赋(三首)

幽厓不知日,湿气晴犹重。
苔列无文钱,随阴贯寒洞。
发啸破玄霭,万象争迎送。
磴危石欲舞,云走山如动。
思招幽鸟下,惊飞戛新弄。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1潜溪,别1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猜你喜欢

三春怨离泣,九秋欣期歌。
驾鸾行日时,月明济长河。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和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久客怨长夜,西风吹雁声。
云移河汉浅,月泛露华清。
掩瑟独凝思,缓歌空寄情。
门前有归路,迢递洛阳城。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上雒郡南六百里,属邑有丰阳、上津,皆深山穷谷,不通辙迹。其民刀耕火种,大抵先斫山田,虽悬崖绝岭,树木尽仆,俟其干且燥,乃行火焉。火尚炽,即以种播之。然后酿黍稷,烹鸡豚,先约曰:“某家某日,有事于畬田。”虽数百里如期而至,锄斧随焉。至则行酒啖炙,鼓噪而作,盖剧而掩其土也。掩毕则生,不复耘矣。援桴者有勉励督课之语,若歌曲然。且其俗更互力田,人人自勉。仆爱其有义,作《畬田词》五首,以侑其气。亦欲采诗官闻之,传于执政者,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辟矣。其词俚,欲山甿之易晓也。

大家齐力斫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杀尽鸡豚唤劚畬,由来递互作生涯。
莫言火种无多利,树种明年似乱麻。

数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乱入云。
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刀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畬田鼓笛乐熙熙,空有歌声未有词。
从此商於为故事,满山皆唱舍人诗。

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

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衿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

楼虚月白,秋宇物化。于斯凭阑,身势飞动。非把酒自忘,此兴何极?

吾头懵懵,试书此不能自辨,贺生为我读之。

小小一村三十家,家家结个竹篱笆。
田角绿擎芋头叶,豆棚黄上丝瓜花。
老牛虽瘦不偷力,浊酒譬无聊免赊。
最是网船相识熟,寻常买得贱鱼虾。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乌鸟私情虽孝恳,谀人藐主岂忠诚。
堂堂在耙天潢派,何必陈情以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