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霍将军,年十八,带刀上殿穿罗袜。
鵕鸃上上水晶珠,绣镼傱傱永巷趋。
手挟金丸弹落日,口含鸡舌说兵书。
汉家烽火交河北,纷纷老将多飘没。
不是深宫蹴鞠人,难消天子忧边色。
元戎首领出都门,觼軜新裁稳称身。
双瞳凉入天山雪,一剑横磨瀚海云。
花门小箭试雕弓,射落天狼下碧空。
瓯脱尘沙如扫电,龙庭草木尽惊风。
捷书夜向甘泉报,单于面缚临洮道。
胡妇从旁更有情,胭脂画得将军貌。
策动太庙好威仪,朱鹭青阳几度吹。
君王亲解黄金甲,翁主争调白玉巵。
风云色旁衣上动,日月光从掌中移。
闺中少妇晓霞妆,听唱刀环喜欲狂。
镌金刻石归青海,吹竹弹丝进洞房。
为郎手扑兜鍪土,一阵余寒塞上霜。
明朝有诏颁宫女,片片桃花能解语。
半是宫妆半外妆,甲兵洗尽巫山雨。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猜你喜欢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报 一作:送)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
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
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江水悠悠行路长,雁声啼月有微霜。
十年踪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

赋德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费庄,两山绝胜处也。
空濛玉华晓,潇洒石淙秋。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藤两岸,村落带林丘。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
百年来,算惟有,此翁游。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父老鸡豚乡社,儿女篮舆竹几,来往亦风流。万事已华发,吾道付沧洲。

天地絪缊,元精代序。
清阳曜灵,和风容与。
明日映天,甘露被宇。
蓊郁高松,猗那长楚。
草虫哀鸣,鸧鹒振羽。
感时兴思,企首延伫。
于赫帝朝,伊衡行辅。
才非允文,器非经武。
适彼沅湘,托分渔父。
优哉游哉,爰居爰处。

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娴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
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

舫斋苍竹雨声中,一曲琵琶酒一锺。
恰似浔阳江上听,只无明月与丹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