灊郊亩亩皆稻田,大畦小疃相接连。先生豫为休退计,剩买百亩荒城边。
仍将数亩搆书屋,扁以颐老争誇传。罢官拂袖便居此,肮脏肯受虚名缠。
桃冠芒鞋紫竹杖,手版纳却轩车悬。青衿问奇定载酒,白足结社非逃禅。
宁甘食力事耕耨,敢厌诲人抛简编。乘闲偶出值野叟,稼穑话久因忘还。
向晚归家窗户暝,酒浆旋设灯初燃。芹羹炊香杂薯芋,絮被卧暖兼缯绵。
方知随处有佳境,奚必镜水稽山妍。亲朋凋零故乡远,兹地卜筑应前缘。
相期与君慎终始,恐是晚节稀能全。叩门昏夜得富贵,吁嗟有若乞丐然。
但当益励固穷志,居易俟命从华颠。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
相马须相骨,探水须探源。
君如识此理,知人若神仙。
可以千岁下,坐照万古前。
有时阴求人,得意初无言。
如闻失一士,每食不下咽。
人才何其鲜,求一于百千。
岂独今世欤,自古皆已然。
我欲授此法,其谁可与传。
天人几何同一沤,谪仙非谪乃其游,麾斥八极隘九州。
化为两鸟鸣相酬,一鸣一止三千秋。
开元有道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
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
大儿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真。
平生不识高将军,手污吾足乃敢瞋!
作诗一笑君应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