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不能寐,耳听众禽鸣。
大城育狐兔,高墉多鸟声。
坏宇何寥廓,宿屋邪草生。
中心感时物,抚剑下前庭。
翔佯於阶际,景星一何明。
仰首观灵宿,北辰奋休荣。
哀彼失群燕,丧偶独茕茕。
单心谁与侣,造房熟与成。
徒然喟有和,悲惨伤人情。
余情偏易感,怀罔增愤盈。
吐吟音不彻,泣涕沾罗缨。
诗人深夜无心入眠,目睹着战争带给社会的萧条颓败景象,由感而发,回首往事,心中的悲悯之情倍增。诗中“大城育狐兔,高墉多鸟声。坏宇何寥廓,宿屋邪草生”四句给我们呈现的物象与曹操在《蒿里行》所描写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诗人因景生情,看到此景油然生出“翔徉于阶际,景星一何明。仰首观灵宿,北辰奋休荣”天上星辰竞相争明的景象以及“哀彼失群燕,丧偶独茕茕。单心谁与侣,造房孰与成。”如此悲婉之情。前者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希望重整河山的豪迈情志,后者让我们体会到诗人不仅流露出对战争带给百姓家破人亡的同情之心,而且也在委婉的给我们诉说着诗人年幼丧母的悲切心情。“悲惨伤人情”“泣涕沾罗缨”正是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真挚感情。徐公持先生在《魏晋文学史》里写道:“在此戏剧性事件中,曹叡的触物伤情,连曹丕都被感动了,他在曹丕面前的“涕泣”与其诗中再三的写‘泣涕沾罗缨’‘俯轼泪沾缨’‘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争相一致。”在此诗里,诗人将国事家事联系在一起,使诗歌的悲愤之情更加真切,令人读之荡气回肠。
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